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0章 帝都風雲之二

第450章

謝太后居於慈恩宮。

慈恩宮歷來是太后居所,這座宮殿, 太\\祖皇帝的母親程太后住過, 太宗皇帝的母親胡貴太妃住過,先帝生母在先帝做皇子時就過逝了, 故而無緣慈恩宮, 如今住在這裡的是謝太后, 這位於阿念來說,已是傳說中的人物。

謝太后的傳說很多。

當然,傳說這種東西, 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

不過, 謝太后不一樣,謝太后年輕時, 就頗乃傳奇人物。

謝太后的傳說之多, 阿念這種久居北昌府的人都聽得一二,至於真假,難以考據。可以考據的有兩件事,第一件,這位太后是太\\祖皇帝開國以來,第一位自皇子妃、藩王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做齊全了的人。東穆開國時間尚短,而今歷經四帝, 就是太\\祖、太宗、先帝、今上, 這四位皇帝的母親, 如太\\祖之母程太后, 亦是一流人物,太\\祖皇帝自己活著時都說,沒有太后,就沒有東穆江山,可見這位太后對於東穆江山所做功績。這位太后也是歷經兩朝,一直執政到太宗朝,方過逝了。這位太后自然是位牛人,但因丈夫沒做過皇帝,故而,只做了太后。太宗皇帝之母胡貴太妃,是做過太后的,卻沒有做過皇后,至於太子妃這種更是沒影兒的事。這位貴太妃據聞出身很是尋常,為人亦不討其婆婆程太后喜歡,能做太后,完全是因為肚子爭氣,她生了太\\祖皇帝唯一的兒子太宗皇帝。及至先帝,先帝生母早逝,故而先帝在位時,宮中並無太后。再至今上,就是如今居於慈恩宮的謝太后了。端看這四位太后,論福分亦屬謝太后為首。此乃第一可考之事。

第二可考之事就是,為何太宗皇帝生母只得一胡貴太妃之名,要知道這位貴太妃可是做過太后的,

當初,太宗皇帝甫一親政,就將自己生母封為太后尊位。胡氏與謝太后不睦,連遠在北昌府的阿念都能聽聞,可見並秘事。這位太后,其實一直到先帝登基,還做了十年的太皇太后,及至先帝崩逝,太皇太后前後腳跟著閉了眼。人們要籌備太皇太后喪事時,謝太后拿出當上程太后遺旨,程太后遺詔裡啥都沒寫,就一句話,胡氏卑賤,不可尊為太后。要說程太后的遺旨怎麼在謝太后手裡,那就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了,具體如何,阿念也不清楚。但,就因此道遺旨,胡貴太妃這位做了三十幾年太后十年太皇太后的女士,現在皇室的皇子王孫,幾乎皆負有胡氏血脈,就是這樣的一位皇室長輩,硬生生被謝太后拉下太皇太后的尊位,最終以太皇貴太妃的位份下葬妃子園,而非與□□皇帝合葬帝陵。

這兩件可考之事,便如今日呼嘯北風,讓阿念在邁進慈恩宮之前,格外的多了一分警醒與恭謹。

今上與嫡母關係融洽,慈恩宮修葺的自然雅緻氣派。

阿念是頭一回來慈恩宮,雖則行止端謹,仍是眼角餘光的掃過慈恩宮一二建築,讓阿念意外的是,慈恩宮的建築並如何富麗堂皇,反而是大氣簡樸為美,那樣的紅簷黑瓦,形成一種獨特的赫赫威儀。阿念站在廊下等待宣召,未見梅樹,卻似有淡淡梅香襲來。

阿念並未久待,一時,就有內侍出來,宣江副使進去說話。

慈恩宮非常暖和,暖若三春。

一進室內,梅香更濃。

阿念行過大禮,一個溫和的聲音道,“江副使起身吧,賜座。”

有宮人搬來錦凳,阿念躬身坐了。

“江副使什麼時候到的?”

阿念道,“臣上午進宮,下午面聖。”

謝太后微微一嘆,揮手示意,宮人便悉數退下。謝太后方道,“不論皇帝有什麼事有什麼話,你都要應下。”

阿念沒想到謝太后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就是親母子,在此權利交接之時,怕也要心裡多轉幾個彎吧。謝太后只是養母,卻能說出這樣的話,看來皇帝陛下所說嫡母待他極好,並非虛言。

阿念連忙道,“陛下吩咐,臣自然遵旨。”

謝太后看他一看,道,“那就好。”

謝太后道,“當初我因緣見過子衿,只是沒見過你,這些年,聽說你在北昌府當差很好,也算沒辜負陛下所望。”

阿念謙虛客氣一句,“都是臣職責所在。”

謝太后道,“皇帝既召你回帝都,想是願意你留在帝都任職的,陛下可說讓你轉任什麼官職?”

阿念回道,“陛下的意思,令臣轉任翰林侍講,補皇子師之位。”

謝太后頜首,“這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