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2章 帝都風雲之四

第452章

何子衿先是帶著兒子回了趟孃家, 何老孃沈氏顯然也聽說了皇帝陛下給兩家賜婚的訊息, 一家子都是眉開眼笑的, 沈氏笑道,“阿冰是個好姑娘, 跟阿曦也好,看她長大, 再般配不過的親事。”

何老孃跟在一畔點頭,拉了自家丫頭在身邊,壓低了嗓音,神秘兮兮問, “我聽說,阿冰她祖父在帝都做尚書,是不是真的?”她老人家的眼光一向很實際。

何子衿點頭,“蘇太爺如今是刑部尚書。”

何老孃一拍巴掌,讚道, “咱阿曄果真有福分!”

阿曄忙在一畔解釋,“主要是蘇姑娘人品好。”

何老孃笑呵呵地瞧一眼曾外孫, 覺著也就這樣的親事才配得起自家親外孫啦~瞧這小模樣生得, 多俊呀,再者, 還有學問, 小小年紀, 就是進士啦~何老孃正得意曾外孫的親事, 想他讀書人, 又小孩子家,未免臉皮薄,就道,“曉得曉得,她要人品不好,就是公主也不好結親的。蘇姑娘人品好,家裡也好,這不是好上添好,更好麼!”

阿曄很有些不好意思,覺著曾外祖母市儈。他曾外祖母還說呢,“小孩子家,瞎要個面子。”然後,自己做一總結,“讀書人都這樣,虛頭巴腦的,不實在。”

阿曄險一口老血噴出來,他,他,他咋成不實在的人啦~

反正這親事,何家很為阿曄高興,用何老孃的話說,誰家結親不看門第啊,她親曾外孫,有才有貌,家裡日子也過得,當然是盼著曾外孫娶好人家的姑娘了。

三姑娘何琪過來,說起話也都誇這親事結的好,只是說到阿念回帝都為官的事,大家都有些不捨。阿念一走,何子衿這一大家子必得跟去帝都的。

何子衿就說起她爹這差使來,沈氏道,“你爹也正尋思呢,他任期還有一年,倒不急。”

三姑娘道,“叔嬸就在北昌府吧,有我們孝順著,不也一樣。”

沈氏道,“在北昌府住熟了,真覺著是個好地方,只一樣,我就是想孫子們,阿炫阿烽都還沒見過呢。”

何老孃與三姑娘道,“要是回帝都,咱們就一道回呢。”

何子衿道,“阿文哥阿仁哥的差使剛下來。

“什麼差使啊?”何老孃問。

三姑娘何琪臉上都帶著笑,還是三姑娘說的,“就先時,不是有個官兒還參咱家一本,說咱傢俬自把孩子們的戶籍遷到北昌府來,以利科舉。阿念跟相公和阿仁商量著,先時家裡不寬裕,就行了商路,如今家裡日子過起來了,倒不若把這生意交給掌櫃的打理,正經尋個差使。咱們做糧草生意也這些年了,阿念給在北靖關安排的,糧草上的差使,任命剛下來,明年去當差就可。”

何老孃一聽有這事,先問,“是幾品官兒啊?”

何琪笑,“都是正八品。”

何老孃一拍大腿,“這可是喜事。”與她們道,“這剛開始做官,都官兒不高,阿念跟阿冽他爹是從七品開始做官的。大寶興哥兒他們,皆是如此。當官雖不如經商來銀子多,到底體面,這經商,掙銀子再多,也買不來誥命。叫他倆好生做官,以後你們也能一人掙身誥命呢。”

三姑娘何琪都笑道,“就盼如姑祖母(老太太)說的這般,我們可就有福了。”

何老孃道,“一看你們就是有福的。”想著家裡又多了倆當官兒的,何老孃就很高興,道,“先前也沒聽你們說。”

何子衿道,“這事兒還沒成的時候,哪兒能先嚷嚷的半城人都曉得呢。咱家現在正在風口浪尖,還是低調些的好,悶頭吃肉就行了,不然,叫些眼紅咱家的人提前知道,反是壞事。今事情辦妥,就無礙了。”

何老孃笑,“自小就心眼兒多。”

“那也是跟祖母你學的啊。”何子衿道,“這事也巧,阿念在去帝都前辦下來了,合該阿文哥阿仁哥有這運道。”

就阿念給胡文江仁謀差使這事,胡江兩家都是感激的很。

胡家一直就是官宦之家,胡太爺多明白的人哪,不要說是正八品,就是正九品,也願意孫子去做官,而不是做生意。胡老太太陡然知道這事,心喜之餘與胡太爺道,“阿文這孩子,除了少時念書不大通,為人處事,尤其眼光,再沒的說。”

胡太爺也悄聲道,“這孫媳婦娶得好,過日子,也旺家。”

“是啊,還孝順。”要說北昌府的氣侯是真的沒法與蜀中老家相比,只是,在北昌府跟著孫子過日子,真是比跟著兒子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