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章 北昌行之一一三

第425章

羅大儒壽辰之後, 接著就是新年了。

因著阿念在北昌知府的位子穩固,這個年依舊是熱鬧無比。歡歡喜喜的把年過了,阿念就面臨一個問題, 他三年知府的任期將至, 而且,到了知府這個位子,到了任期就得去帝都走動一二。或是謀連任,或是謀平調,或是謀升遷,所以說,阿念這眼瞅著就要去帝都了。

阿唸的意思是要帶著子衿姐姐一道去的,畢竟, 這去帝都可不是短時間的事。

何子衿倒沒什麼意見, 只是, 孩子們怎麼辦呢?

龍鳳胎不說,都大了, 個個都想一道去帝都見識一二。雖然他們生在帝都, 但那時候小, 還是奶娃子的時候就跟著父母來北昌府了,確切的說,就是長在北昌府的小土鱉。現在,龍鳳胎的官話裡都帶著幾分北昌府的口音。雙胞胎的情況還不如龍鳳胎呢, 他倆就是北昌府土生土長, 比龍鳳胎還要土鱉的小土鱉。而且, 憑雙胞胎那性子,定也想跟著去的。

這麼一想,定是要拖家帶口的。

還有,何子衿要是去帝都,別的事情還好,女學的事定要提前安排好。

夫妻倆先慢慢準備著,此事且不急,畢竟,就是阿念要去帝都,也得先得朝廷同意,取得述職的名義,才好成行。待過了子衿姐姐的生辰,阿唸的摺子遞上去,過了一個月,帝都那邊便有旨意下來,並不是讓阿念去帝都述職,而是說阿念任上表現良好,升了從四品按察使,並不需阿念再去帝都。

得此聖旨,阿念雖有些五味陳雜,還是鬆了口氣。

要是去帝都,家裡一大家子不方便不說,就是阿念,也不是很想去帝都面見今上。

阿念捧著這道聖旨,想來今上對他的感覺亦是如此吧。

不如不見。

阿念升了按察使,盡心盡力的寫了封謝恩摺子。

待得阿念升任按察使,北昌知府一職,便是由周通判接掌。說來,周通判在北昌府的資格絕對比阿念要老,只是,周通判為捐官入仕,因文憑不夠硬,升遷起來格外艱難。阿念則是正宗的翰林文憑,這位先生自探花、庶吉士、翰林,一路升遷過來,屬於根正苗紅型別,所以,儘管較周通判年輕許多,在仕途上,倒比周通判順遂許多。此次周通判升知府,也是阿念一力舉薦。阿念認為,雖然周通判是捐官,但不論資歷、處事、人品,都可執一府之位。周家對此頗為感激。

說來,也非阿念一家功勞,周知府也是北昌府的老人了,他接掌知府之位,各方面都樂見其成,怕是蘇參政、李巡撫都為周知府說了話。無他,周知府上位,北昌府依舊是平平穩穩的正局,倒比那來個不省心的要強得多。

伴隨著阿念升職,此次,何恭兩任學政任滿,也順利升了從五品。

雖則升官速度不比女婿,何恭亦是心滿意足,想著他升了五品就能給妻母請封誥命了。何恭阿念做官也十幾年了,如今官場上的規矩也懂了,知道這誥命朝廷三年一賞,何恭也就沒似上遭阿念那些急不可待的上摺子。何恭倒是不急,何老孃可是急的不成,時不時的就打聽誥命何時下來。得知還要等三年,何老孃就啥興頭都沒啦,嘟囔道,“我這把年紀,還不曉得能不能再等三年哪。”

何恭忙道,“母親這才七十剛出頭,都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再過幾年,不要說宜人,兒子說不得能給母親掙個恭人呢。”

何老孃有些懵,“不是做安人麼。”

“不是,安人是六品誥命,兒子現在已是從五品,母親誥命也當是五品宜人。”

沒想到,自己這誥命都是宜人啦!

何老孃頗是驚喜,復歡喜起來,與沈氏道,“也是啊,這安人啥的,一聽就不大金貴,當初阿冽他爹中了秀才,有人巴結我,就喊我老安人呢。就是咱們老家,秀才老孃、舉人老孃,都能叫一聲老安人哩。還是宜人好,沒人隨便叫。”

沈氏笑道,“可不是麼。”

何老孃說著又奇怪了,道,“這也不一樣啊,咱們的誥命還要等三年,怎麼咱丫頭的誥命就能跟著升呢。”她家丫頭現在就是四品恭人了。

“興許是順帶腳吧,咱們子衿以前就是誥命了。”

何老孃想一想,倒也覺有理,與兒媳道,“咱丫頭自小就有運道,當初她那安人可是正經安人,不是隨便叫的那種安人。”

沈氏笑,“是啊。我是那會兒才曉得,原來安人還是誥命。”

“誰說不是呢。”這做官兒的名堂,甭看何恭做官十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