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章 北昌行之一零五

第417章

何子衿得了誥命, 還在家裡擺一小宴,請孃家人和親戚們過來吃酒, 算做慶賀。

李巡撫夫人歐陽氏都說她,“你也太小心了, 如今那些裝模作樣的走了, 你也知我性子, 咱們以前啥樣,以後也啥樣。你這酒水都不肯大擺, 讓我們這些想討杯水酒的人都沒了由頭。”

何子衿笑道, “原也是小事,倘大擺宴席,豈不叫人說我張狂。”

“誰會那樣說, 那些人,又有什麼見識呢。咱們這北昌府,誥命本就有限, 你這升了五品宜人,本就是大喜。”李夫人與何子衿道,“你還年輕, 我虛活了些年歲, 不怕多與你說幾句。江知府年少有為之人, 可正因年少, 只怕有那倚老賣老的要輕視於他。你既是宜人, 自當有宜人的排場, 一味低調, 小人反要生事。”

李夫人既這般說,何子衿就正式設宴擺酒慶賀,的確也是,阿念都成正印官了,何子衿也得拿出知府太太的氣派來才好。

李夫人見何子衿上道,私下與丈夫道,“江宜人心性機敏,一說就明白。”

李巡撫笑道,“這還不好?這樣的聰明人,才好打交道。”巡撫自是一地文官之首,但知府卻也是府城實際的治理人,先時田柳交惡,由此兩敗俱傷,李巡撫可不願走田巡撫老路。尤其……妻子與妻弟歐陽駙馬的通訊中,妻弟曾提醒過他們夫妻,江太太是個大有機緣之人,望兩家好生相處,切勿交惡。

李巡撫知道這位妻弟生性嚴謹,向來不打誑語的,這“大有機緣”四字就很有些意思了。而且,妻子與妻弟是同胞姐弟,情分一向極好。就是李巡撫,與妻弟也是相交莫逆,說句良心話,當年他能與妻子結髮,還多虧這位妻弟幫著在岳父岳母跟前說好話。若是能說的事,妻弟定會在信中直書,偏生只含含糊糊的“大有機緣”四字,叫李巡撫越發覺著莫測高深。

李家夫妻很是琢磨了一回,然後,就想到了朝雲師傅那裡。朝雲師傅的身份,前任田巡撫先時不知道,後來是知道的太晚了。主要是,餘巡撫致仕前,朝雲師傅很明確的表示了,不想與官府打交道,餘巡撫不敢得罪朝雲師傅,就沒把朝雲師傅的身份告知繼任田巡撫。田巡撫這懵懂的,雖然對住在前北昌侯府祖宅的朝雲師傅表示出了各種猜測,但他真沒猜出來,朝雲師傅是太后她舅。這實在不怪田巡撫,不要說田巡撫寒門出身,根本不曉得太后還有個舅,就是如李夫人歐陽氏這般二等豪門出身的,倘不是因謝欽差過去朝雲師傅那裡拜訪,她也不曉得太后她舅還活著呢。

是的,寒門出身的田巡撫與二流豪門出身的歐陽夫人,對於太后她舅的認知的差別只在於:田巡撫不知道太后有舅,歐陽夫人不知道太后她舅還活著。

由此亦可見朝雲師傅行事之低調了。

但,從謝欽差這裡知曉了朝雲師傅的身份,當真是把北昌府的幾位高官嚇得不輕。是的,略低品的官員依舊不夠格知曉朝雲師傅來歷的。

故而,李家夫妻琢磨起“大有機緣”四字,也就往朝雲師傅這裡想了。畢竟,如這官家女眷誥命之事,一般吏部都是三年一審,朝廷待吏部稽核過,就三年統一發放誥命身份的。除非是極特殊的,才會特事特辦,如何子衿這個,就很特殊了,雖說朝廷有六品安人的誥命,可按朝廷規矩都是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為家中女眷請封誥命。江知府先時做同和時,一寒門出身官員,他有啥不得了的背景嗎?朝廷卻突然賞了何子衿六品安人誥命,如今江同知升了知府,朝廷更是俐落,立刻升了何安人為何宜人。

這說來,要不是看著太后她舅的面子,誰信呢。

其實,不必歐陽駙馬信中提醒,就憑何子衿何宜人是太后她舅的女弟子這一條,也沒人會上趕著去得罪她啊。說到這裡,李家夫妻還得慶幸先時田柳二人訊息不靈通,不然,這二人定不會拿江同知來擠兌的。結果如何,江同知沒擠兌走,此二人鬧了個灰頭土臉。當然,李巡撫也藉機更進一步。

所以,田柳二人犯的錯,李巡撫絕不會再犯。

就是李夫人歐陽氏,也是想與何子衿好生相處的,當然,她二人關係早便不錯。只是,如今難免更親近一層。

於是,李夫人很隆重的參加了江宜人的酒宴,席間,二人言笑晏晏,親近融洽的氣氛讓整個北昌府的官家女眷們都安了心,不說別個人,就是沈氏在宴後都說,“李夫人當真是個和氣人,以後咱們女眷在一處吃酒,也能隨意說笑了,省得以前那般,總夾槍帶棒似的。”這說的是田柳二人不合,由此女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