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紅梅呢,紅豔豔的,多喜慶。”
阿曦好奇問,“我沒見過曇花,曇花啥樣?”
“就白的花,這麼大,我是覺著挺一般的。你要想看,待下次曇花開,我請你過去賞花,如何?”
阿曦道,“要是方便,你再叫我去。倘你家有這種賞花作詩的事就算了,還是他們的小酸詩要緊。”
“放心,我曉得的。”
阿曦請蘇冰在自家吃飯,蘇冰就說,“要我說,種曇花啥的,還不如像山長種香蕈呢,冬天能吃到這等鮮菜,真是福氣。”這是位很務實的姑娘。
何子衿笑道,“種花那是雅事,我這是俗務。”
蘇冰道,“要不是有這些俗務,早把那些雅人給餓死了。難不成,他們還真能餐風飲露來著?”
大家說說笑笑,很是愉快的進了一餐。
蘇冰回家就把自家曇花明年的展覽權定下了,她是直接跟她爹說的,“阿曦還沒見過曇花了,我同她說了,明年開了花,請她過來看。爹你可別請人了,你請了人,阿曦就不好意思過來了。”
蘇參政笑道,“成。今天也不是我請的人,是你哥請的他們詩社。”蘇參政雖有些愛花草的癖好,為人卻十分低調,並不會請同僚家來賞花啥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蘇參政自是知曉的。還有一詞叫投其所好,他這愛好傳出去,不曉得多少人就要投其所好了呢。
蘇冰道,“那這次我哥先請了他的朋友,下次換我來請我的朋友。”
“好。”蘇參政一口應下。
蘇參政對於江知府的家教是很讚賞的,尤其阿曄的詩文,兒子詩社成員做的詩,蘇參政都看過了,阿曄的詩雖然經常被阿曦稱為小酸詩,實際上,蘇參政覺著很不錯。當然,做詩不過小道,不過,聽說人家江曄書唸的也好,這一有力證明就是,江曄每年都能從官學拿回獎勵回去。這是胡財主對官學的贊助,胡財主每年贊助官學五百銀子,其中之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拿出一些銀子獎勵給課業好的學子們。
官學覺著這意見不錯,就採納了。
於是,每年阿曄大寶二郎都會把胡姨丈(親爹、胡姑丈)捐出去的銀子再拿一些回去,胡姨丈(親爹、胡姑丈)對此表示極其欣慰,覺著這銀子給自家孩子揣回來,雖說一樣是自家的銀子,但臉上那光彩完全不同啊!
因著江曄年年得學裡獎勵,無疑就是家長眼裡那類特願意讓家裡孩子與之結交的小孩兒了,蘇參政就由江曄的出眾,推斷到了江知府的家教上。
天地良心,孩子們出眾,江知府當真不敢貪這教導之功。這,這,這當然也有江家家教不錯的原因,但,江知府清楚明白的知道,這首功絕對應該是屬於朝雲師傅的啊!
朝雲師傅對於孩子們的出眾的態度一慣是: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麼,你們這些凡人至於這般激動麼。
凡人們激不激動的,雙胞胎反正是激動的了不得,這回又磨著朝雲祖父問,“祖父,我們啥時候能去唸書啊?”
朝雲師傅道,“這不急,總得待你們過了五歲才好去學堂。”
雙胞胎就一幅特失望的模樣,朝雲師傅很是欣慰的同阿曦道,“看雙胞胎多好學啊!”
阿曦吐槽,“他倆不是好學,他倆是看到我哥從學裡得了獎勵的銀子,他們就也想著早些上學,好從學裡賺銀子哪。”
雙胞胎雖然有些愛財的毛病,倆人大約是自小在朝雲師傅這裡受教育的緣故,很是有些朝雲師傅愛面子的毛病,堅決且死不承認自己愛財。雙胞胎異口同聲強調,“我們甭提多冰清玉潔啦!大姐你不要壞我們名聲!”
先不說你倆圓潤的小肉糰子好不好用“冰清玉潔”來形容,就你倆這貪財樣,還有啥名聲可言哦。
知道雙胞胎老底的阿曦對雙胞胎十分鄙視,朝雲師傅卻是尋到了一個讓雙胞胎上進的好法子,物質獎勵。真金白銀拿出來,讀書作業,誰完成的好,誰就能得這獎勵。
雙胞胎有此激勵,那叫一個奮發圖強誒!
而且,雙胞胎現在也不想去學校了,因為,他倆掰完手指掰腳趾的算了,他們大哥一年在學裡得的獎勵算下來,也不如朝雲祖父出手大方啊!
對此,何子衿的感慨是:真不愧是她祖母的親曾外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