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自何老孃一行回帝都,家裡就熱鬧起來,每天都跟過節似的。
不過,節也來得很快,一入八月,對於官宦之家,就有個大節。說來,八月初原不是什麼節,只因太皇太后生於八月初一,於是,這天就成了太皇太后的千秋節。
因今年先帝過身,太皇太后身為先帝嫡母倒是無需守孝,但,太皇太后與先帝情分極佳,故而,未過千秋。甚至,太皇太后取消了這一日的誥命進宮請安。於是,底下誥命都省了一筆千秋節的開銷銀子。誥命們自然精打細算,朝雲師傅卻絕非如此,朝雲師傅挑了幾樣珍藏,著人給太皇太后送了去。
太皇太后第二天就著人接了方舅舅進宮說話。
這事兒是阿曦跟她娘說的,她原本跟朝雲祖父約好去西山現取活泉煮茶的,因太皇太后著人來接朝雲祖父,只得將約定推到第二日。阿曦就回家來看她娘了,反正離得也很近,幾步路的事,都不用坐車的,走走就到。
阿曦跟她娘嘀咕這事兒,就有些不明白,問她娘,“娘,你說祖父又不是官兒,他也不會做道場,太皇太后找祖父做什麼呀。”阿曦也不曉得朝雲祖父給太皇太后送生辰禮的事。
何子衿不欲說朝雲師傅的私事,但這事說來也不算什麼秘密,何況,太皇太后如今的身份地位,朝雲師傅的身份也沒有不能提的了。何子衿就大致與閨女說了說,阿曦年紀雖小,其實也有些感覺,畢竟,朝雲祖父吃穿用度,皆非常人可比。
阿曦只是沒想到朝雲祖父是太皇太后她舅罷了,阿曦還說呢,“娘,那你能給大公主和郡主做武先生,是不是太皇太后看在朝雲祖父的面子上照顧咱家啊?”
何子衿笑道,“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你娘也是做過十來年山長的人好不好?要是我教的不好,誰的面子也不管用。”
“這倒也是。”阿曦點點頭,太皇太后給了機會,但能坐穩武先生的位子就是她娘自己的本事了。阿曦就沒再說朝雲祖父的顯赫身世啥的了。這畢竟是長輩的事,為尊者諱,也不該總放在話頭上的,阿曦很知道禁言的道理。
何子衿與閨女說起中秋節的事,道,“八月十五你可得回來啊。”
“知道,我跟祖父說好了。”阿曦道,“八月十五我在家過,十六去陪祖父。\“
阿曦又道,“娘,外祖母和舅舅他們真的中秋後要搬走麼?”
“是啊,你舅舅早就置好房舍了。”看閨女捨不得的模樣,何子衿寬慰閨女道,“其實離得也不遠。”
阿曦道,“可惜咱們這衚衕裡沒人家處理宅子,不然,像舅姥爺家那樣做個前後鄰才好呢。”
何子衿笑,“何嘗不是。”
阿曦回家不大功夫,小郎和阿烽就來找阿曦姑姑(姐姐)玩兒了,阿曦原就喜歡小孩子,聽著他們一本正經的說話,心下覺著有趣極了。待下午還做點心給倆人吃。其實,不論小郎他娘宮媛,還是阿烽他娘杜氏,雖然並不經常下廚,但偶爾興致來了,也會做些茶點,只是,這倆小東西完全沒有這般捧場過啊!
宮媛問小郎,“是不是阿曦姑姑做得特別好吃啊?”
小郎點頭,“點心好吃,阿曦姑姑長得也好看。”
阿烽跟著附和。
小孩子都實誠,有啥說啥,逗得大人們直笑。
小郎還悄悄同他娘說,“要是妹妹能像阿曦姑姑這樣,娘你就給我生個妹妹吧。”
宮媛逗兒子,“晚啦。你先時一直唸叨著生小弟弟生小弟弟的。現在改口,晚啦。”
小郎一聽不由大為著急,忙問他娘怎麼能改一改?宮媛忍笑道,“這我也不清楚,待你爹回來,你問一問你爹吧。”
小郎很緊張的應了。
待他爹回來後,問了他爹個哭笑不得。
孩子們總有孩子們的開心與煩惱,大人們,嗯,大人們嘛,就是何老孃有些不樂意跟自家丫頭分開來住的事。不過,她老人家悶幾日也想開了,總不能帶著一大家子住孫女家。
能這麼快想開,就要歸結於何老孃的傳統思想了。
在何老孃的思想裡,過日子當然是要跟著兒孫過啊!
而且,先時來帝都,因著孩子們都小,再者,那會兒就一門心思讓何恭阿念這翁婿二人春闈,自然住一處。如今她老人家連重孫子都有了,何況,在北昌府時也是兩家分開住的。
這般一想,何老孃也就不鬱悶了。
唯一讓何老孃捨不得的就是自家丫頭片子這一家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