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江仁既然回了沙河縣,就準備著回帝都的事兒了,江仁回帝都前,餘鏢頭幾人商量了一番,想著留下來給阿念做侍衛,用餘鏢頭的話說,“幹啥都行,就是給大人跑跑腿啥的,也長見識。”
阿念出身平民,身邊人當真不多,自去歲來了沙河縣,人手不足也一直在用餘鏢頭幾人,經這些日子,倒也熟了。阿念也樂意收下這些人,非但給自己做個臂膀,就是孩子們出門,也能充作侍衛,因餘鏢頭幾人都是走鏢的,縱不算武功高手,也大都會些拳腳,而且,走鏢之人性子謹慎,這點很合阿念心意,阿念便高興的將人收了下來,又每人給了二十兩銀子,叫他們回家給家裡買些東西。
阿念心下都覺著,倘不是做了縣令每年可以截流拿些銀子,再加上,子衿姐姐還打理著買賣,不然,當真養不起這麼些個人哪。
江仁回帝都的事,原是早定了的。不想,阿冽也要同江仁一道去帝都,用阿冽的話說,“先時爹就應了我的,考中秀才就能跟阿仁哥一道去帝都,我這不中了麼,爹就應了。”
何老孃有些不放心,但想著孫子也大了,而且,江仁餘鏢頭都是可靠人,再者,去歲自帝都來北昌府,一路上也都順順利利的。故而,何老孃雖有不捨,也沒攔著阿冽,只是讓餘嬤嬤多給阿冽帶些東西路上用,阿冽道,“我衣裳都帶足了的。嬤嬤啥也不必預備,倘少什麼,路上置辦就是。”
江仁也說,“路上啥都有。”他們大男人,不似女人嬌氣講究,江仁出門向來也是輕車簡行。不過,這次不是輕車,江仁做買賣做慣了的,回帝都就不願空著手。江仁打算販些參葺皮子等貴重物回去帝都販賣,也是極有利潤的。何子衿也請段太太幫著選些上等紅參,又購了些鹿葺,備了兩份,一份是給舅舅外祖家的,一份是給小唐大人家。三姑娘那裡沒預備,何子衿的意思是,看三姑娘胡文那裡能不能騰開手,倘能騰開手,就請倆人過來,何子衿瞧著榷場這裡生意也好做,在北昌府,一大家子在一處,既親香且熱鬧。另則,阿念也有給親近同僚的信件,請江仁一併帶了去。
江仁又在沙河縣停了十天,待貨物購置完畢,便起程往帝都去了。
江仁走時,如何老孃如何子衿阿念都頗多牽掛,讓他們路上要小心啥的,畢竟,這一去就不是十天半個月能回來的。倒是孩子們沒啥捨不得,因為江仁早與他們說了,這次回去就給他們接好幾個哥哥弟弟的過來,阿曄阿曦紀珍興哥兒都等著哥哥弟弟呢,早江仁還沒走時,就問過他八百回,阿曄是這樣說的,“仁舅舅,哥哥們啥時候來喲?”
江仁道,“得等我去了帝都,才能接他們回來啊。”因兒子們不在身邊,江仁對龍鳳胎又頗是喜愛,待孩子們也很有耐心。
江仁這樣一說,阿曄就又問了,“那你啥時候走啊?”
江仁哭笑不得,與阿念道,“咱們阿曄說話還會轉彎子哪。”
阿唸對阿曄這種性格也頗是無奈,相對於阿曄的轉彎抹角,阿曦就是個直腸子,一見江仁就催,“仁舅舅,接哥哥去,接哥哥去。”
紀珍興哥兒也盼著能有新玩伴,故此,江仁這次一走,對於孩子們來說,那絕對是期盼已久的事啊。他們早盼著江仁去帝都接小朋友過來啦!
江仁就這麼在小朋友的期盼中往帝都去啦,春暖花開,沙河縣的日子悠悠然的向前滑過,除了總有些太太奶奶過來打聽阿冽的親事問題外,這一段日子可以說得上順風順水。當然,也有何老孃亦在思考孫子的終身大事,只是,她老人家心高啊,自家裡從小書香門第一躍為小官宦門第後,她老人家就把孫媳婦的目標群放在了官宦人家的姑娘身上。尤其是自孫子中了秀才後,她認為,孫子功名都有啦,必得尋一門官宦人家的千金方好!
何老孃就把這心思同自家丫頭說了,何子衿道,“正經人家就成,關鍵得看這家門風如何,最好跟咱家似的,清清白白,簡簡單單的人家才好。”
何老孃點頭,“這話在理。”
何老孃與自家丫頭道,“你這跟著阿念去州府交糧稅,跟你娘唸叨唸叨這事兒,讓她著緊著些,阿冽今年就十六了,再過一二年,可就當成親的年歲了。”
何子衿道,“我娘沒個不急。”
何老孃還是正色叮囑了自家丫頭一篇話,何子衿都應了。何子衿又問紀珍,要不要一道回家看看,紀珍來沙河縣也有三個月了。紀珍問,“何姐姐,我能帶阿曦妹妹去麼?”
“咱們這是啥輩份喲。”何子衿笑道,“阿曄阿曦都跟我一道去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