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當天差人去巡撫府送了帖子,得了巡撫家回信,何子衿是第二日去的餘家。
餘太太依舊和氣,何子衿禮數半分不少的送上禮物,方與餘太太客氣寒暄起來,彼此做些問候。餘太太笑道,“子衿來得正好,我這裡有新送來山雞和野鴨子,咱們中午嚐嚐。”
何子衿笑道,“那我可有口福了,您這裡的野鴨糰子闔府都有名的,我吃過幾回,念念不能忘。”
餘太太笑道,“我上了歲數,就喜歡吃鴨糰子這樣的東西,連湯帶菜的,軟和。阿幸就一直嫌鴨肉油膩,我都說她瞎講究,難得你也喜歡。”
何子衿笑意不變,“各人口味兒如何一樣呢?阿幸一向吃的清淡,就是在我們家裡,初時不曉得,後來知道了,因看她不合我家裡口味兒,我娘單給她分了小廚房,就是讓她想吃什麼做什麼,別委屈了自己個兒。如我,就是無肉不歡的,許多人嫌鴨肉肥,要我說,鴨肉本就肥了才好吃,倘鴨肉柴了,就失其真味。”
“對。”餘太太也是一臉慈和,笑道,“當初我就說,阿幸這孩子嬌慣,高門大戶的,怕她受委屈,必得尋一門門風寬和的人家,阿幸也常與我說,親家太太待她親閨女一般,還給他們置了宅子。我就與她說,親家太太這樣的婆婆,闔朝也難尋的。阿幸想著,親家太太待她親閨女一樣,她就想把宅子再建大些,以後也好接親家太太親家老爺過去奉養。”
原來餘幸是這樣跟孃家說的啊,何子衿心裡有數了,遂笑道,“那宅子,既是給她與阿冽的,就是他們的。我娘早說了,以後俊哥兒興哥兒成親也是一樣的,並不因阿冽是長子就格外偏愛他,也不會委屈到俊哥兒興哥兒。聽說阿幸擴建,我也替她高興,阿幸自小見識就高,以後把宅子建好了,也能招待朋友,開個詩會什麼的,她愛這個。就是咱們北昌府,也能添一景兒呢。我家老宅原就挨著,哪裡還用特特搬過去,門就開在我家裡,想過去園子裡轉轉,抬腳幾步路的事兒。阿幸的孝心在這裡,家裡都曉得。只是花園子得說在前頭,是誰的就是誰的,當初不過是我娘按著自己的心意,給兒子媳婦的一處小宅子,後來這個,都是阿幸自己置的,沒用婆家的銀子,這話是得說在前頭的。兄弟間情分好是一回事,只是以後俊哥兒興哥兒都要娶媳婦,現下不說明白,以後未免事多。如今是阿幸建的,這園子就是阿幸的,阿幸願意怎麼著都是阿幸的事,我娘昨兒還說呢,讓阿幸去知府衙門把地契什麼的都辦好了,這就是阿幸的私房。”何子衿笑道,“這我也沒見著阿幸,要是今兒見不著,親家太太就同阿幸說吧。手續上的事俐落辦了,以後分明。”
餘太太笑道,“何至於此。”
“親家太太不曉得,我們家向來如此。當年家裡窮的時候,說來不值一提,我娘也略有些陪嫁,彼時我爹要念書,日子清貧。就是這樣,我祖母也沒動過我娘一分一厘的嫁妝。我成親的時侯,我家小門小戶,不敢跟阿幸比,可除了官中的一份陪嫁,也是祖母有祖母的添妝,我娘有我孃的添妝。添的都是各自的私房,她們當年的陪嫁。兒媳婦的陪嫁,那是入律例的,隨媳婦怎麼用,就是我如今嫁人,也是一樣。官中是官中的,我自己的嫁妝是我自己的私產,私產公產如何能亂呢。”何子衿言笑晏晏,“要說家裡底蘊,我家自是不比大家大族,可要說財物清白上,半點兒不遜於講究人家。”說著,何子衿就笑了,“看我,都說了些什麼有的沒的。我這人,就是個俗人,不怕您笑話,手裡總要乾點兒事兒的。不幹點事兒,難受。管個莊子鋪子的,對賬對慣了,不自覺的就會把黃白之物掛在嘴邊兒上。用時人的話說,俗氣。”
“你哪裡俗氣了,我就喜歡你這樣伶俐的閨女。要是阿幸有你這般伶俐,我還愁什麼呢?”
“阿幸啊,命好,她也不必愁。我就不行,出身不及她,平日裡還愛瞎想,跟老太太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自小就認了朝雲師傅做師傅,以前並不知師傅的身份。後來知道了,便不禁心生感慨,想師傅的出身,這世間,比他更貴的,也就是皇室了。可人這一生的起伏坎坷,真不是誰能預料到的。有人,福氣足,如您老人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都是叫人羨慕的順暢。可我想著,這順暢,也就是外人看著順暢,您經的事兒,走過的艱難,怕就您老人家曉得。世間哪有一帆風順的?反正,我沒見到過。我不比您老人家有見識,可我也是有兒女的人了,見到他們,也是與您一樣,盼著他們一帆風順才好。眼下叫阿曦學著背個千字文,她就要叫累,孩子也一樣,小時候抱在懷裡要學走,學會走就學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