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章 帝都行之十五

ps:防盜章,12.9中午十二點準時替換~~~

出了華章堂,有一段路姐妹二人要同行,謝莫憂道,“大姐姐,你說祖母是不是生氣了?”

天空太陽燦爛,謝莫如罕見的給了謝莫如一個淺笑,微一頜首,“我先走了,下午再一起說話兒吧。”

謝莫憂哼一聲,翻個白眼,抬腳去了松柏院。

謝家除了妻妾不明外,人員構成其實偏於簡單,自從老太爺老太太過逝,家也分了,最上頭就是松柏院的謝尚書謝太太,中間是謝松謝柏兄弟,謝柏未婚,謝松一妻一妾,方氏長年安居杜鵑院,謝松與寧姨娘帶著三子一女居牡丹院。

相對於那些等閒一府住著三五十口主子的人家,謝家人口簡單,如鄭伯與共叔段的事還未來得及發生。謝莫如與母親方氏都是隱形大法的集大成者,儘管她們或者在某些人心中極具存在感,但憑良心,起碼在謝家下人眼裡,這母女二人是極為低調的。當然,由於寧姨娘太過賢惠,給杜鵑院的東西都是上上等,家下人等也不敢太過怠慢。

這樣的家庭,導致謝莫憂相對單純的性格,何況年紀尚小,她還是個喜怒由心的孩子。

謝莫憂素來是喜則喜怒則怒的人,給謝太太請了安,謝太太笑,“我正說一人用飯無趣,你二叔又不在家,正好你同我做個伴。”

如謝太太這位謝家的當家太太,其實也不很是自由。謝太太與丈夫感情好,丈夫謝尚書中午在衙門用工作餐,只一早一晚在家裡用飯。謝太太年紀在這裡,做祖母的人了,雖一早一晚能與丈夫共用飯食,中午卻略顯寂寞,孫子們都已入學唸書,午飯在學裡用,謝太太倒是想孫女們陪著,偏生謝莫如卡在中間。謝太太不大喜歡謝莫如,她要號召孫女到她房裡用飯,卻也不能落下謝莫如。謝莫如對謝太太的感觀與謝太太與她的感觀是一樣的,尤其,謝莫如是個很有耐心的人,早上給謝太太請安,她都是第一個。倘謝太太讓孫女都去松柏院用午飯,謝莫如再不喜歡,也不會拒絕。

早上請安一道喝盞茶倒罷了,倘整個午餐時間都要相看兩相厭,於謝太太,於謝莫如,都不是什麼舒適體驗。

於是,謝太太吩咐各房自己用自己的。

但,謝莫憂主動過來,她老人家也高興的很。

謝莫憂今日卻是不高興的,謝太太摟了她在懷裡,笑問,“這是怎麼了,嘴巴這樣翹著,莫不是先生課上打你板子了。”

謝莫憂非但喜怒隨心,她還有個令人讚賞的性格,她有啥說啥,直言直語。在謝家,這實在是令人珍視的美德。於是,她就說了,“放學後我跟大姐姐說話,大姐姐不理我。”

寧姨娘正在謝太太這裡服侍,聽這話不禁嗔閨女一眼。

謝太太撫著謝莫憂的脊背,笑,“好了,一星點兒小事兒,這也值當生氣。中午有鰣魚,一早剛運到的,我叫廚下燒來吃,咱們一併嚐嚐。”

謝莫憂雖是個直言直語、喜怒隨心的人,也不是沒有心計,見祖母說起菜來,也很捧場道,“鰣魚難得,清蒸最佳,祖母,咱們把去歲的桃花酒拿出來喝才好。”

“也好。”桃花酒是謝府自釀的甜酒,女眷多喝這個,謝太太便命人去溫酒。

自來,但凡謝太太院裡有的東西,杜鵑院裡也不會少。

謝莫如見午飯有一道清蒸鰣魚,道,“這倒是難得的東西。”

張嬤嬤道,“聽說攏共也就五六條,金貴的很喲。咱們院兒裡得了兩尾呢。”話到最後,張嬤嬤忍不住的得意開心。

謝莫如其實對鰣魚興趣不大,她也沒嚐出多好吃來,不過,這種魚頗是珍貴,是宮中貢品,每年這時節宮裡還有鰣魚宴,自然也是權貴之家的珍品了。只是,她在書上看說鰣魚味兒雖美,但離水即死,轉瞬變味兒。當然,入權貴之家的鰣魚定是捕撈上岸即刻放入冰中儲存然後人停馬不停千里迢迢的運到帝都來。不過,這仍是死魚再燒的,鰣魚不比做臘魚之類的肥大魚種,這種魚,就是吃個鮮。如今鮮味兒已失,形同雞肋,謝莫如還動了一筷子,方氏根本動都沒動,撿著一碟子油爆河蝦用了些。

謝莫如道,“晚上把另一尾紅糟後給紀先生送去。”冰鰣魚已失其鮮,倒不若紅糟的好。

張嬤嬤笑應,她覺著她家大姑娘心地再好不過,對下人寬待不說,對紀先生亦極為尊重。平日間有什麼時令新鮮東西,或是難得的好東西,均不忘紀先生這一份兒的。

謝莫如與母親方氏用過午飯便各自歇息去了。

謝莫憂在謝太太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