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何子衿的女學開張, 也是做過許多準備的, 首先,女學都收拾好後,給親戚朋友的下帖子,設宴, 請大家過來參觀;其次,參觀之後,一人一份糕點做禮物,裡面還附帶一份女學的介紹,以及入學考試的種種章程, 還有對招收學生的要求。是的, 何子衿沒有對出身做過多限制, 不論商戶女還是官家女都可以來唸書,但是會有入學考試,也就是說, 不是你來個人出得起學費就會收的。
另外, 就是對學費的介紹,收費相當了不得,一年就要二百兩白銀。
許多人看到學費這欄時,就覺著,是不是江太太現在銀錢不湊手, 想得這收受賄賂的主意啊!當然, 江太太的女學大家也都看了, 那啥, 建的很不錯,女學的景緻啊安排啊,也挺好的,桌子椅子的都是酸棗枝木的,相當講究,與傳聞中江太太喜歡收購二手傢俱的傳言相當不符。
但,你這收費也忒貴了吧,便是巡撫大人,一年也沒有二百兩薪俸吧。你一個女學,一年學費就敢收二百兩,真個獅子大開口啊。柳太太私下都說,“平日瞧著江太太說話還算穩妥,不想是這麼個俗氣人,一門心思就想著那些阿堵物了。”
女學收費當然不便宜,不過,何子衿也說了,可以試讀。
第一個來報名的,並不是官宦人家的閨秀,而是當地的大鹽商宮家姑娘,這宮家,何子衿也不陌生,這就是餘幸修園子修了一半銀子花沒了,後來修園子的那些事,就是宮家接手的。這宮家既是鹽商,阿念身為同知,正管。或許是因此緣故,何子衿的女學,宮家第一個捧場。
第二個就是周家管事媳婦過來給周姑娘報了名。
有第一第二,就有第三第四。
而且,來報名的,絕對是商賈人家多於官宦人家,商賈人家有錢,他們缺的是各種關係,故而很樂意讓自家閨女過去結識一下官宦家的千金。至於官宦人家,考量便多了,譬如,有些阿唸的下屬,也很樂意叫閨女與上峰家的閨女拉一下關係啥的,也就去給閨女報名去了。當然,這也得是有錢的下屬才行,不是所有下屬都捨得一年拿出二百銀子來讓閨女上女學的,很多人家閨女出門子也不過是陪嫁二百兩罷了。還有的,比阿念官階高的,考慮的東西就更多一些。再者,也有些臭講究的,一聽說女學裡還招生商戶女,自視甚高的人家往往不願意讓自家女孩兒與商家女一個地方上學,怕給女孩兒造成不好的影響。當然,還有一種人前人後說女學壞話的,就是自家閨女沒透過入學考試被刷下來的。
是的,大家都知道有入學考試,可沒想到江太太子衿山長是來真的,她,她把鹽課提舉王家的閨女給刷下去了。鹽課提舉說來還是從五品的官,比阿念高半品,何子衿很沒給情面的刷了人,知道此事的,都暗自咂舌,想著這江太太不是失心瘋愣頭青,就是真要把這女學好生辦的。主要是,雖何子衿來北昌府的時間不長,但她為人處事,大家還是知道一些的,並不認為何子衿是個冒失人。
何子衿刷下去的也不只是王家姑娘,沒透過入學考的都刷下去了,最終只錄了十五名學生,出身最高的就是阿曦與周姑娘了。
三姑娘何琪都說,“只恨咱家就阿曦一個女孩兒。”倆人這話也不完全是面子上的感慨,她們都是真心盼閨女啊,可就是生不出閨女來,有什麼法子呢!
連一向認為自家人丁單薄的江太太都說,“要是再有個小孫女就好了,一道同阿曦上學,小姐妹做個伴兒,多好。”
何老孃這有孫女的人,聽這話便很有優越感的與江太太道,“最好是第一個是女孩兒,女孩子懂事早,能幫著照顧下頭的弟弟妹妹。”
江太太道,“老太太說的這理,誰不曉得呢。我不也盼著呢,可這也不是盼就能盼來的。”
何老孃哈哈笑,揭江太太老底,“你莫說這話,當初阿琪生重陽前,你在咱們縣裡滿廟的跪菩薩求著阿琪給你家添一長孫呢。”
江太太也忍不住笑,“那不是先時沒孫子,我心裡不安麼。如今我三個孫子了,到底要有個孫女,才全乎哪!”說到有三個孫子這事兒,江太太十分有底氣的自豪起來。
江太太與何老孃倆人身為都是有三個孫子的祖母,很是對未來展開了一番討論。何老孃還是很關心自家丫頭片子的女學的,初時聽說報名的人不多,生怕沒人去,後來聽說才招了十五個人,何老孃還嘀咕著,“這麼小貓三兩隻,可有什麼用。”不過,當聽聞一年學費就要二百兩時,何老孃掐指一算,那手指頭就開始哆嗦起來,還問餘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