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何老孃的野望沒成功,把自家丫頭叫到家裡來嘮叨,“你說朝廷這規矩也怪,明明七品官兒的太太就能有誥命的,怎麼你爹這升了從六品還沒哩。”
何子衿對於朝廷這規矩,只能說朝廷實在太精明瞭,要知道,誥命雖然不管啥事兒,完全是夫榮妻貴、子榮母貴的體面,但,誥命可是拿俸祿的。而誥命,並不是男人做了官兒,家裡女人便能做誥命的。誥命得申請,男人寫摺子給家裡女人請封誥命,朝廷準了,賞下誥命,如此,家裡女人才能做誥命。
可這朝廷吧,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員就可申請誥命了。五品以下的,一般申請了也是給你壓著不批,非有極特殊情況,像阿念這樣的,完全沒想到的,朝廷賞了子衿姐姐誥命。估計是阿念立了戰功,再升官兒吧,他本就是剛剛連升兩階,不好再升,可又實實在在的有戰功,於是,不升官兒,賞了家裡媳婦誥命,又賞了田地。
如何恭這般,正常升遷,從六品職,那啥,就得再等一等才能給家裡妻母請封誥命。何子衿覺著,估計朝廷是為了省下誥命俸祿,方有這不成文的規定,以至於野望勃勃、一心想弄個誥命噹噹的何老孃失望至極。
沈氏寬慰婆婆道,“這急什麼,相公差使上這般勤勉,以後又不是不升官兒了,都說外任官七十上才致仕,相公還有二三十年的官可做呢。我就不信,還熬不出個正五品。老太太只管安心,大福在後頭哪。”
何老孃自然也知道這個理,只是這凡事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要不是家裡有了個安人,何老孃也不至於這般眼饞,何老孃充滿羨慕嫉妒的乜斜著自家丫頭片子,與自家媳婦道,“你說,這丫頭片子咋這般命好哩。”
沈氏瞅著自家閨女,與婆婆笑道,“人家命裡有這福唄。”做父母的都這樣,孩子有出息,比自家有出息都高興。
何老孃哼一聲,酸溜溜道,“這人跟人的命就是不一樣啊。”
何子衿拉著餘幸的手道,“現在您老人家也就酸酸我,今年阿冽中了舉人,明年中了進士,過一二年阿幸也做了誥命,怕您就酸不過來了。”
餘幸笑道,“姐姐莫拿我打趣。”
何老孃想著,要以後真排到孫媳婦屁股後頭去,那可委實就太沒面子,不禁有些著急。餘幸知道太婆婆很有些虛榮心,笑道,“老太太放心吧,自來做官請封誥命,都是先為祖母、母親請封,媳婦得排最後。”
何老孃一聽這話,便放下心來了。心下盤算著,自己雖不比自家丫頭有時運,可馬上孫子考出功名來也就能做官了,到時兒子孫子一道努力,還怕成不了誥命麼!這麼一想,何老孃就樂呵了,忙同孫媳婦道,“阿幸我看你以後這福氣,不比你姐姐小。看你這手就知道,也是一雙小肥手。”
何老孃拉過自家丫頭的手,又拉過自家孫媳婦的手,道,“看吧,臉上身上沒肉,手肥腳肥,這種人就是有福的。”說著,伸出自己一雙上了年歲的老手,“我這手就是做活的手。”又說兒媳婦,“你們娘這手,更是瘦巴巴的,不過,也比我強啦,我年輕時受的那累喲,那時侯,天下剛剛太平,咱家裡雖有些田地,卻也是捨不得吃捨不得喝,唉喲,我年輕時受的那累喲。”何老孃想到自己年輕時的辛苦光景,深覺現在的孩子有福。
何子衿在一邊兒拆臺道,“我聽說那時候祖父見天兒的給祖母做好吃的不是。”
“哎,那短命鬼,就不是個會過日子的,有了錢就拿去買雞買鴨,燉得那個香哩,你祖父燉雞湯,那從不用鐵鍋,都是用瓦罐,不用大火,就用小火,添把火,煨上兩個時辰,哎喲喂,一開那蓋子,香得街坊四鄰都能聞到。”說著,何老孃又總結一句,“那短命換愛搗鼓吃的那勁兒,就傳給了丫頭片子。”又同沈氏道,“咱丫頭,打小兒誒,見天就知道花錢搗鼓吃的,那時候我就說,這以後定是個敗家貨,就這張饞嘴也得把家吃完了,不想各人有各命,人家就有這享福的命,怪道自小就嘴兒高哩。”
何老孃想到自家丫片子先自己一步得了誥命,不由再酸溜溜一嘆,“萬般皆是命,哪裡有公正哩。”
何子衿鼓掌,“這可真不愧學政大人他老孃誒,我爹剛升了學政,祖母你就會做打油詩啦。”
啥打油詩喲,她老太太是感慨誥命問題好不好!
何子衿私下都跟她娘說,“險沒給祖母酸死。”
沈氏笑道,“老人家就好個面子,這不是看你做誥命眼饞麼。”
“其實,就是有些俸祿,別的上頭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