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章 帝都行之三三

其後沒幾日,宋奶奶果然帶著她家兩位姑娘過來何家說話。

現在民風逐漸開放,並不似前朝了。就是何子衿出門,也見過許多女眷上街的,但,也有許多人家,不喜女眷過多出門,宋家便是如此。

像梅二太太來何家串門子常帶著孫女,宋奶奶過來何家,卻並不常帶自家女孩兒。好在,宋家女孩兒雖出門少,到底也是書香門第的女孩子,都是識得字的。家裡官宦之家,宋家女孩子的見識舉止亦都不錯。宋奶奶二女,長女宋盈,次女宋然,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宋奶奶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八歲,都在官學唸書。

宋家的女孩子都很文靜,在一起也就是說話做針線。

何子衿知道宋奶奶是有些相中何洛的,便說些小時候的事給宋家姑娘聽,她與何洛是同族,小時候都是在一起玩兒的。說到何洛小時候辦學前班的事兒,她隱去姓名,只道,“我們那族兄,熱心的了不得,他自小會念書,常得先生讚的。有同齡的族人不及他的,他就放學後在家裡給大家講先生白天講的學問,我也被拉過去學了些蒙學,認了些字。”

宋然道,“這可真是個熱心人。”

“是啊。後來我們縣辦了縣學,族兄頭一年就考上了縣學的書院,年底考試因成績好,都能得學裡獎賞的銀子來著。”何子衿手下縫著衣裳,“我們那裡求學不易啊,不似帝都,到處都是有學問的人。我們那裡求學,很多人都去青城山,找薛帝師請教。薛帝師你們知道不?”

二女點頭。

何子衿驚歎薛帝師名聲之大,繼續道,“當初我舅舅我爹都是去青城山請教過學問的,但要說刻苦,都不及我這族兄。族兄在青城山一住便是兩年,你們想想,山裡求學,可不是山裡別業住著,丫環婆子服侍著那般舒坦的。那是真正的苦讀,頭懸樑,錐刺骨。後來,我那族兄一舉就中了舉人。”

宋盈細緻的小臉兒微微泛紅,還是道,“這也算,苦心人,天不負了。”

“是啊,既有資質,又得沉得住心,吃得了苦。”何子衿反正是全方位的把何洛的情況隱姓埋名的同宋家姑娘說了一回。

沒幾日,劉氏孫氏也過來,跟何家打聽宋家。

何家說的也很中肯,主要是,現下不是做媒的時候了,雙方最好都不要誇大其辭,以免日後成親有落差。

何老孃道,“他一家子都是做官的,具體啥樣,讓子衿她娘跟你們說說,她記得清楚。”

沈氏便說了,“宋學士是四品官身,家裡兩個兒子,宋大爺是進士,也在翰林,宋二爺聽說只有舉人功名,前些年謀了個官兒,一直在外任上。宋大爺家兩子兩女,兩個女孩兒大些,兩個男孩兒小些,一個十歲,一個八歲,都在官學唸書。宋學士是族裡嫡系旁支,他兄長是族長,任三品禮部侍郎。他家裡大致就是如此,宋家極講究的人家,她家兩個女孩兒都是文靜孩子,前兒還送子衿個荷包。”叫閨女把宋盈送的荷包拿出來給劉氏孫氏婆媳瞧瞧,二人見了,見針線雖不是上等,也不錯了。劉氏連聲誇好,笑道,“可真是個手巧的姑娘。”官宦人家的姑娘,又不是繡娘,也沒有見天做針線的,這般已是能拿得出手去。

沈氏也說,“宋姑娘剛及笄,這針線,可比子衿當年及笄時好的多。”

何子衿笑著不說話,劉氏笑,“子衿有子衿的好處。”又打聽宋家家裡的情況,倒不是打聽人家家裡多少資才,劉氏是盼著孫子能娶一門有助力的岳家,但也不是讓孫子靠著岳家吃飯。劉氏就是問問,宋家嫡庶啊,各人的脾氣啊之類的。

沈氏道,“宋奶奶這一房是極清靜的,就是一家子過日子。宋學士聽說身邊兒以前有兩個老姨娘,從沒見出來過,聽說在家吃齋唸佛呢。”

孫氏聞言笑道,“這倒不是什麼事,當官的人,有個妾室也正常。”

沈氏笑,“帝都是有不少有妾的人家,嫂子,咱們可不是這樣的人家。”沈氏與宋奶奶認識這些日子,覺著宋奶奶會對何家這門親事心動,自然有何洛少年英才的緣故,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當初沈氏與宋奶奶說過,何洛家是沒姨娘的。

孫氏笑,“咱們自然不是,可也有好些人家如此的。”

劉氏道,“還是得一心一意的過日子,才是興家之道。咱們不是外人,又都是女人,將心比心,誰願意倆人中間插一個進來呢。就是有人說,容不下小妾的就嫉妒,不賢惠,沒心胸,那些容得下的,難道就真是樂意容下的?不過是沒法子,強忍著罷了。這麼強忍著,那庶子庶女的出來,哪個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