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章 北昌行之九十八

“咱們重陽也不錯,小小年紀就很知道賺銀子養家。”胡文對長子信心十足。

三姑娘道,“孩子當然是自家的好,我看重陽也好,只是沒你這樣問的。你想一想,這事兒不同其他,要是生意上的事兒,不成就不成,買賣不成仁義在,誰也不會因著生意不成就翻臉。可這親事,彼此還是先有個默契,倘人陸家不樂意,咱提都不必提,畢竟,一家女百家求,人家閨女出眾,那也不只咱一家看得到。人不樂意,咱們提傷臉不說,兩家面兒上都不好看。要是他家樂意,咱們再提,豈不皆大歡喜麼。”

“那你說怎麼著?總得讓陸家知道咱家的誠心,還有,文人多有些書生氣,咱重陽雖讀書上不大成,可其他上頭,是極好的。這些,可都得讓陸家知道。”胡文做生意多年,對於書香人家也多有了解,再者,胡家自身也是書香之家,胡文很明曉書香人家的一些習性。

“我曉得。”

胡文三姑娘夫妻都相中了陸家這門親事,先是胡文跟嶽叔父何恭商量著,準備透過提學司給北昌府官辦學捐一筆銀子,銀子不多,五百兩,但這種捐助是長期的,每年都有,就用來獎勵課業出眾的學子與家境貧寒且課業不錯的小學生。

胡文此舉,很得何恭讚賞。

何恭自然替他張羅。

胡文先捐了銀子,三姑娘這些天就時常去何子衿那裡坐坐,她就是不去,何子衿知道三姑娘相中了陸大姑娘,何子衿原也看陸家姑娘不錯,有意無意的,就時常替胡家說好話。當然,這也都是實話。尤其胡文捐銀子之後,胡文此等善舉,在官學任書法先生的陸太爺陸老翰林自然也知曉了。陸三太太時常來何子衿這裡說話,偶然說起此事,何子衿笑,“我那姐姐、姐夫,最是喜歡讀書人的,家裡孩子們都是六歲就唸書的。”

陸三太太笑道,“唸書好,人多念些書,總是明理的。”

“是啊。姐姐、姐夫與我們不遠千里的來這北昌府,他家裡太爺也是牽掛的緊,時時在信裡敦促他們得好生教導孩子。”何子衿端起桂圓茶呷一口,“家裡老人,就是牽掛孩子,尤其胡家太爺致仕後,對子孫教育尤其看重。”

陸三太太原只是隨意與江安人課家長,並不如何將胡家放在眼裡,這也時下書香門第通病,憑你商賈家財萬貫,仍是瞧你不起。但,陸三太太聽到“致仕”二字,想著胡家太爺能用上致仕二字,可見是有官位的。只是,陸三太太也是書香門第的太太,自不能直接相問,便道,“看胡老爺的年歲,胡家太爺說不得致仕前還是我家太爺的同僚呢。”

何子衿見陸三太太打聽起胡太爺官位來,一笑道,“這我就不曉得了,胡太爺是外任官,致仕前是五品知府。回鄉後一手籌辦了我們老家的書院,我們老爺以前就是在胡老山長的書院裡唸的書,頗得他老人家指點。”

陸三太太笑,“胡太爺這辦書院的心,倒與我們太爺去府學做先生的心似的。”

“是啊,傳道、授業、解惑,這可是功德啊。”頭一回提及胡家,何子衿只是略提提,並不再多說,以免陸三太太起疑。

但,有何子衿給陸三太太打的這底,陸三太太知道了胡家也這官宦之家出身,這令陸三太太在江家遇到三姑娘時頗多了幾分客氣,並不肯再以對尋常商賈太太的態度對三姑娘。三姑娘也是個會做人的,要知道,陸家一向是女人打理家業,陸三太太不必說,自也是個精明的。再加上何子衿,三人說起過日子的話來,很是投機。這其間,三姑娘自然也認識了陸家的三位姑娘,便時不時的遇她們一些姑娘家用得著的小繡品,既精緻也不顯眼的那種,帕子啊扇子啊啥的。與陸三太太熟悉後,三姑娘家裡有兒子要娶媳婦,陸三太太家的大姑娘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彼此自然有許多共同話題,三姑娘就說了,“要我說,只要孩子好,我就願意。我家,不算什麼大戶人家,家裡人口也簡單。就是我們夫妻,下頭他們三兄弟。我們家,別的不敢說比別人家好,只一樣,我是過慣了小日子的,以後也只願兒子媳婦倆人一心一意的過日子,譬如大戶人家那些妾啊通房啊什麼的,我家再沒有的,我也不能容那個。”

陸三太太家裡是有兩個通房的,聽三姑娘這話,有些不是滋味兒,又有些羨慕,她到底不是個狹隘的性子,笑道,“那做你家媳婦可是有福了。”又打趣一句,“如胡老爺江老爺這般一心一意的,能有幾個?你啊,有福。”

三姑娘道,“我們小戶人家,可不都是這般過日子麼。”

陸三太太笑,“你家還算小戶人家,真不叫小戶人家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