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處整裝待發。前往古墓的道路已經被司馬林他們上次來的時候開了出來,十多里的路程不算遠。
走了個把時辰,還沒到達古墓處,便聽到了‘隆隆’的水聲在耳邊響起,越往古墓的方向行進,地表的土質越是稀鬆,用洛陽鏟輕輕一挖,便露出了堅固的花崗岩,看上去並非人工鋪設,而是天然所成,就算司馬林這隻穿山甲有聽風探穴就地打洞的本事,他們也不能透過直接挖洞的方法進入古墓。
想那墓主選擇此地作為葬身之所,這些天然堅固的花崗岩地貌,肯定是他極為看重的一個理由。
如此往前又行進了一段路程,終於,可以看到一條從山頂傾瀉而下的瀑布。
這時,走在前面的司馬林朝我們揮揮手,說道:“前面就是古墓的所在地。我們在這裡先暫做休息。”
大家放下行袋,就著瀑布形成的小溪,開始洗臉休息。我仔細的打量著這塊地方,想看看它的不同之處,雖然對真正的風水術不是很精通,但深知歷來王侯將相們選擇陵墓的地方,那裡必是一個風水極佳的陰宅所在。
精通風水的二弟很明顯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趕緊爬上一塊高石,對周圍的地形審視了良久,看完,驚歎道:“好一個蓮花寶地。”
“蓮花寶地,此做何解?”見二弟驚歎,司馬林好奇的問道。
二弟走過來對我和司馬林說:“大哥,司馬兄,你們看,此地的風水雖然比不上龍脈來得氣勢恢宏,但是卻和龍脈有同曲之妙,同樣是首等的穴選,可能帝王不會選擇此地,但葬一個王侯還是足夠了。不過從這裡的地質結構來說,天然構成的花崗岩地貌,為了防止後人盜墓,說不定帝王也會選擇此地作為自己的陵墓。”
“天遠兄,我還是不懂你的話中之意,能否把此地的風水細細道來。”司馬林問道。
“你們看,那前面溪邊不遠處有三座石山,古墓應該就在中間那座山中。兩邊的山呈包夾之勢,起到的就是左臣右相的作用,左臣右相是用來保護王座的。如果我的推算不錯的話,兩邊的山中應該也葬了人,往往是死者的父母。而周圍低處環繞著的小山,把這三座山穩穩的拱托成了眾星拱月的架勢,如果從高處看的話,這裡的地形應該像一個盛開的蓮花。蓮花需水才能成長,此處有條瀑布,所以蓮花的成長就不缺水了。如果到了盛夏時分,這小溪裡定能映下北斗七星的倒影,正午和子夜也都能映下太陽和月亮的倒影,這叫得天。而這裡地勢平坦,周圍有群山環繞,有如盆地,山中有風往往盡數藏納此地,這叫得地。有天有地,有風有水,故此稱為風水,這裡就是風水學中很少能夠碰到的極為罕見得蓮花寶地了。”
二弟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蓮花地有旱蓮花和水蓮花的說法,這裡屬於旱蓮花。而那水蓮花地就更少了,比之旱蓮花,更是要高出一級。往往出現在大江大河之內,說起來也更神,出現的時間一般都在七月。水蓮花出現之時,穴眼從江底爆發,穴氣會把江面之水烘托成為蓮花狀,生出萬道霞光,數丈瑞氣。能否碰到,這要看人的造化,如能遇到水蓮花,只要把自己祖輩的骨灰丟入穴眼,可保世代榮華,但這旱蓮花,往往只適合葬王候級別的人,而且下葬時,棺材需要豎葬才能與風水相呼應,因為棺材的橫面本來就像一朵蓮花。聽司馬兄說,這裡可能是曹操的陵墓,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比較小。曹操乃一代帝王之尊,死後選陵墓肯定會找龍脈。”
對於風水,我知之甚少,聽二弟把這裡說的如此神奇,不由的在心裡嘆道:這荒山野嶺還有如此極佳的風水寶地,看來墓主找到這裡定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大家對此地的風水也是嘖嘖稱歎。而那司馬林卻是驚呆在一旁,沉默良久,方說道:“我們摸金的有個老規矩,聽天遠兄說那墓主的棺材需要直立起來放進穴眼,裡面肯定有很大的兇險,古時摸金的前輩們就說過‘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此地雖然不適合葬帝王,不過這墓穴裡葬的是不是曹操也說不清楚。曹操雖為帝王之尊,他一生中多數時間還是征戰沙場,往往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卻以東漢的丞相自居,死後才被他的兒子操丕追為魏武帝。傳說他為了防止後人盜他的陵墓,在很多地方設了共計七十二座陵墓,說不定正真的墓穴就在這裡。”
第三卷 尋找摸金校尉
第五章 … 摸金校尉顯神通
面對司馬林的說法,二弟答道:“是啊,這裡的地質結構如此獨特,又是罕見的旱蓮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疑點。天然堅硬的花崗岩,對於防止摸金之人來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