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佛瑪沉著臉,並沒有阻止黎奉曉。他也是多次帶兵的人,當然知道黎奉曉說的是實話,但現在的情報確實是那裡只有六千廂軍,自己也糊塗。
黎奉曉提高聲音道:“兵法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現在連諒州到底有多少宋軍都搞不清楚,談何戰而勝之!”
李佛瑪嘆了口氣:“將軍說得不錯,但時間不等人啊。現在已是二月,再過兩三個月就到雨季了,雨季行軍更是兵家大忌。我們不能在這兩三個月裡收回諒州,就必須等到下年。”
“怎麼等得?”李佛瑪滿面愁容。“前次那個陳公永帶著族人奔宋,結果沒有攔下來,現在北邊到處人心動盪。這也還罷了,我們能夠出兵彈壓,但哀牢又不安分,招納土官,侵佔土地,他們可不像大宋一樣還有顧慮。真要等到下年,富良江以北只怕就不是我們交趾所有了。”
(備註一:哀牢是現在寮國一帶的地方政權,與交趾多有攻伐。
備註二:中書和樞密院在真宗中後期是聚廳議事的,但在劉太后當政的時期到慶曆年間與西夏作戰時宰相兼掌樞密這段時間之間是空白,肯定有一段時間是分開的,但不清楚過程,與張耆有關是小說家言,讀者莫當真。
晚上還有一章。)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援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
第185章 傾國之戰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黎奉曉沉默不語。
他只是一個將軍,帶兵打仗的,李佛瑪說的那些他不需要考慮,他只要李佛明確告訴他,打不打,怎麼打。若是按現在情況,只聽李明信滿口胡說,什麼只有六千廂軍,卻莫名其妙就出來數千騎兵,滿山的滾木礌石,還有撲不滅的大火,成千上萬的砲手弩手,依著這種混亂訊息沒人敢去打仗。
看了李明信一眼,李佛瑪的神情冷崚起來,對黎奉曉道:“我記得先前就有訊息,邕州那裡有個蔗糖務,能夠組織數萬鄉兵。我們都不把這些鄉兵當回事,如果,那些鄉兵真有一戰之力呢?”
黎奉曉搖頭:“行軍打仗不是兒戲,隨便捉個人就能上戰陣。鄉兵說到底也是鄉兵,是民不是兵,搖旗吶喊還說得過去,戰陣衝殺絕不可能!”
李明信腦中靈光一閃,抓住了一根稻草一般,高聲道:“將軍這話說得就有些差了!那些鄉兵可不是民,我聽人說,蔗糖務最早的人就是廂軍除籍退下來的,重新拿起刀槍,可不就又是兵了!”
李佛瑪轉頭沉聲問李仁義:“這話可是真的?”
李仁義從容不迫地道:“確實如此。微臣也曾經跟陛下提過,那個蔗糖務提舉徐平初到邕州的時候,苦於沒有人手,便把福建路到廣南西路的更戍廂軍留了下來,入蔗糖務做活。不過這都是前幾年的事,到了這兩年福建路兵源不廣。這事情便就停了。現在蔗糖務招人,最多的是邕州本地土人,其次才是福建路來的移民,除役廂軍已經沒有了。”
“那麼,你說蔗糖務裡有多少除役廂軍?”李佛瑪看著李仁義,面色凝重地沉聲問道。
“依微臣得到的訊息。當在一萬人到兩萬人之間。”
李佛瑪點點頭,對黎奉曉道:“是了,邕州必然是把先前的除役廂軍又重新徵招起來,這樣他們便有了兩萬多兵馬,又是以守對攻,陳常吉之敗也說得過去。唉,是我們以前大意了,總以為邕州一地,隨便就能收拾。”
黎奉曉閉上眼睛。盤算一會,才開口道:“若是這樣說,倒也說得通。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些除役廂軍已經離軍多年,按說重新徵召也一時經不得戰陣。不過想來宋人自有辦法,我們不在這上面費神。現在算來,在諒州宋有大軍兩萬多人,又據有地利。要攻取那裡可不容易。”
無論裝備和戰力,交趾的主力與大宋的廂軍都相差不大。由於各種條件限制,交趾還沒有能力大規模裝備大宋禁軍那樣的豪華軍隊。李佛瑪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如果邕州是兩萬正式編制的禁軍,他根本就不會再打諒州的主意,別說是富良江以北,就連升龍府都得小心翼翼地才能守住。
哪怕就是兩萬廂軍。也是硬骨頭,已經不是一支偏師能夠對付的。
手支額頭,李佛瑪在王位上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打還是不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