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勸不住地追封自己喜歡的人為皇后。寵愛長女安康公主,各種破格壞規矩,鬧出宋朝公主最大的醜聞,接班的數任皇帝都腹誹不已,神宗甚至為此專門立規矩。
歷史上的仁宗,應該說是把當皇帝作為自己的職業,而且並不怎麼熱衷這份職業。不過他表現出了極高的職業操守,盡職盡責地扮演了這個角色。
一直到宋室南渡,歷史上的仁宗在宋人眼裡評價不高,所謂“仁宗皇帝雖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因為他對皇帝這份工作並不怎麼滿意,所以很少有魄力十足的舉措,但他又極有職業操守,把皇帝當得似模似樣。
而今天,徐平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終於真正地影響到了這位小皇帝,他必須要做出選擇,選擇之後,他還能不能以小職員的心態當皇帝呢?
(一直說有了盟主之後要加更,結果拖了這麼多天也加不出來,感覺自己的話都快沒信譽了。今天算是了結了這份承諾,一下就覺得輕鬆許多。晚上的兩更照常,謝謝大家的支援。)(未完待續。)
第193章 威脅王城
李仁義看著軍營中巨大的木架,臉色陰沉,隨著黎奉曉一路進了中軍帳。
帳中早已擺好了酒筵,軍中的幾位主將列在兩旁,一起見禮。
李仁義看了看酒筵,又看了看兩旁的將領,對黎奉曉道:“聖上在升龍府,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我們作臣子的,自當為聖上分憂,怎麼還能夠在軍中擺酒筵!黎將軍,我們還是說正事吧!”
兩人一文一武,是李佛瑪的左膀右臂,但這兩隻胳膊卻不如人身上的兩隻臂膀一樣配合無間,互相之間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是免不了的。
上次在這裡的,是李仁義的義子李明信,對黎奉曉手下的大將陳常吉,最終陳常吉被逼無奈,冒然發動進攻,最終全軍覆滅。
對這於上次的事情,黎奉曉一直耿耿於懷,見今天李仁義又想故計重施,冷笑一聲,命手下撤去了酒筵,對李仁義道:“大官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黎將軍我們坐下來說話。”
黎奉曉好像是忘了現在才被提醒一樣,聽了李仁義的話,才命手下兵士上了茶水,給李仁義看座。
分賓主坐下,李仁義拱了拱手:“今日我奉聖上之命而來,所說的都是為了國事,如有得罪的地方,將軍見諒!”
黎奉曉陰著臉:“你是聖上身邊的人,做的不就是奉承聖上,替聖上傳話嗎,難不成今天還是來代我帶兵打仗的不成?”
李仁義臉上肌肉扯了扯,皮笑肉不笑地道:“將軍的話雖然說得粗俗。但倒也是實情。我就是來代聖上傳話的。”
“我本就是個粗人。除了會打仗,也就只能說粗話。”
李仁義雖然是閹人,但擁戴有功,也是有爵位的文班大臣,黎奉曉卻話裡話外都只把他當作帝王身邊的佞幸,李仁義心中暗恨不已。
低頭喝了口茶,把這尷尬場面掩飾過去,李仁義道:“將軍到諒州前線已經多日。不知現在戰況如何?”
見黎奉曉雙目圓瞪,要發作的樣子,李仁義不緊不慢地加了一句:“這話我是代聖上問將軍的,將軍務必如實說來。”
黎奉曉忍下怒氣,悶聲道:“前些日子我進谷攻了一次,才發現谷中宋軍佈置了一兩萬人防守,石砲弩箭眾多,沒有攻城器具,難以奏功!”
李仁義陰惻惻地笑:“記得上次在聖上面前,黎將軍可是賭咒發誓宋軍絕沒有多少強弩。這次又怎麼說?”
“又能怎麼說?是我孤陋寡聞了又如何?對面宋軍的主帥狡猾異常,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從哪裡找來這麼多弩手的。但谷中有四五千強弩確是不假!”
見黎奉曉漲紅了臉,李仁義心裡發不出的暢快,冷笑道:“原來我那不成器的義子沒有撒謊,卻被削了兩官,罰了一年俸祿!”
“他好歹逃得了性命,我手下從主將陳常吉以下,一萬多人戰死,又哪裡說理去?若不是貪生怕死——”
“黎將軍,沒有證據,不要胡亂猜疑大臣!”
李仁義板著臉,冷冷地看著黎奉曉。他自己也沒想到義子李明信胡言亂語的理由,竟然真地蒙對了,話語中不自覺就佔了上風。
見黎奉曉氣乎乎地不說話,李仁義緩和了一下語氣道:“那麼上次進攻受挫之後,黎將軍又做了什麼呢?不會一直在這裡乾等著吧?”
“你沒有看見嗎?外面的鵝車井闌等等,都是這些日子製成的,等湊得齊備了,我自然會繼續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