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急忙點頭,自己也沒馬騎啊,要是出門的時候再去借馬,還尷尬了呢,坐在車上正好。而且幾百里路,還是坐車舒服。
看看天時不早,徐平覺得該叮囑的都說過了,才讓他們上路。
石全彬帶的有甲士,是專門護送刻擺的,早已經等在徐府的院裡。刻擺關係到司天監觀天象,涉及到曆書節氣,涉及到國家儀制,出行規格還是很隆重的。
(備註:楊惟德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觀察超新星並進行了詳細記錄的人,他稱之為“客星”。另推本書讀者的兩本書,都是仙俠,一本是《從土地公公開始》,另一本是《紫青龍吟記》,喜歡的讀者可以收藏閱讀。)(未完待續。)
第186章 刻擺錯了
歐陽修爬上馬車,小心翼翼地繞過擺在車廂前邊的刻擺,在靠椅上坐下,出了一口氣道:“為什麼把刻擺放在前面,諸多不便。”
石全彬笑道:“一是放的架子在前邊跟車廂相連,這樣穩當。再一個,是讓我們坐在後面好看緊了,不要一時疏忽。”
這自是什麼理由?只是知道是徐平安排,歐陽修只是搖搖頭也不好說什麼。
外面趕車的稟報一聲,車廂一動,便開始緩緩前行。
“哎呀,這是什麼?怎麼還轉起來了?豈不是有些嚇人!”
歐陽修看著頭頂上幾個扇葉開始慢慢轉動,帶來絲絲涼風,不由叫了一聲。
石全彬道:“官人莫要驚慌,這是風扇。因為我們這次要運送刻擺,車廂不好敞著透風,為免氣悶,便就裝了這個。官人莫要小瞧,有了這個,我們路上便舒服許多。”
車廂裡裝風扇是徐平提出來的,由車輪帶動,車子前進,風扇便就開始旋轉。動力連線的地方用的是銷式離合器,銷子插上便就跟著車輪轉,銷子拔出就停了。
達官貴人,特別是婦人家坐車,不喜歡開窗。一是怕被人看破了車裡的虛實,再一個要防路上的灰塵,開窗多有不便。這樣炎熱的天氣,在車廂裡悶著太過難受,高檔一些的車裡便就裝了這風扇,通風透氣。
這個難也不難,扇葉之類都是竹木製成,極便宜的東西,只有裝在裡面的軸承是高檔貨。現在採用鋼模擠壓熱處理之後打磨的方式,軸承的造價也降下來了。
其實東京城裡現在高檔一些的馬車裡也有,不過歐陽修現在的收入只能算是個中等人家,享受不了那些,第一次見不免大驚小怪。
走不多遠,石全彬取了茶酒出來,跟歐陽修和楊惟德飲著說話解悶。
這一路上是如今天下最繁忙也是戒備最森嚴的兩京驛路,馬鋪驛站眾多,運送刻擺的隊伍又有樞密院簽發的最緊要的文書,相關人等都是小心伺候。路上並沒有絲毫意外,到了第四天上午,便就到了洛陽城外的驛站。
歐陽修出了口氣,對楊惟德道:“先看一看,刻擺是不是完好無損。”
楊惟德吩咐馬車停下,自己到前邊把刻擺仔細檢查了一番,出了口氣:“謝天謝地,完好無損!不枉幾天辛苦,終於把東西完好地送到了地方!”
歐陽修和石全彬聽了這話,都卸下了心裡的大石頭,一起下了馬車,活動筋骨。
看著天邊的太陽開始慢慢褪去嫣紅的顏色,變得發白,又看了看前邊不遠處的洛陽城,歐陽修道:“時間尚早,要不我們今天就不在城外歇了,直接把東西送到地方。”
大家都想早交了差事,楊惟德和石全彬自然沒有意見。
派了一個衛士騎快馬進城通稟,其他人趕著馬車繼續上路。
佔地廣大的洛陽外城已經開始傾頹,外城門連守城門的都沒有,城牆也有許多缺口,早已經失去了作用。現在的洛陽城,已經撐不起這麼大的規模了。
外城,內城,最裡面是宮城,洛陽的規制基本與開封一樣,司天監也一樣是位於宮城裡,跟其他的衙門在一起。
到了司天監門外,一個白花蒼蒼的老官員帶了幾個學生已經迎在那裡,見到歐陽修一行到來,忙上前敘禮。
敘禮過了,楊惟德對歐陽修和石全彬小聲道:“這位秦少監以前也曾在京城司天監任職,年老之後自請來管洛陽監,是司天監的元老。”
聽了這話,兩人不由對秦少監的態度尊敬了許多。
“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白居易的詩雖然寫的是唐時故事,到了這個年代其實還是相差不多。西京洛陽城依然是個養年老官員的地方,不但判河南府的一向都是白髮蒼蒼的元老重臣,御史臺、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