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河陰縣這些日子,徐平自然已經知道了這縣裡情形的大概,說到底這縣裡的人口也只不過相當於他前世的一個大村子。雖然不知道各種細節,但蔣家和童家兩戶大戶人家聚斂了縣裡的絕大部分財富,遵紀守法做到這一點就是侮辱人的智商了。只有犯的事情是大是小的問題,而沒有犯不犯事情的問題。
正是篤定這一點,徐平才對李參的態度非常惱火。依李參的資歷,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卻一個勁地推託,仗著知州李迪給自己難看嗎?真是這樣,自己也大可以繞過李迪去,京西路轉運使楊告是三司條例司裡出來的老人,有的是辦法收拾李參。
作為判孟州的李迪,說穿了不過是掛名而已,公事完全可以不經過他,直接向李參下刀。這種州府,無論是功勞還是過錯,從來都是直接算在通判頭上的。
李參坐在那裡,一直沉默,過了好一會才道:“徐待制,容我三思!”
徐平看著對面的李參,見他表情沉穩,沒有絲毫慌亂,顯然心裡是有章程的,淡淡地道:“無妨,我在河陰縣還要待上些日子,你可以仔細考慮清楚,也把這縣裡的情形查探清楚。三皇廟的房間多得很,便住在這裡吧。”
李參又道:“待制不是說在路上抓了三個追捕逃亡的公人,縣裡又不認他們,還有一戶逃亡的人家。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讓我明天審問一番。”
“這有什麼不方便的,本就是你治下的人口。不過人是我帶過來的,事關我的清眷,審問的時候要我的人在一邊陪伴。”
“下官明白,自然該是如此。”
見兩人都沉默,好像沒有什麼話好說了,劉小乙過來道:“郡侯,肉都已經烤熟了,不如就此開飯如何?”
徐平點頭:“好,跑了一天,肚子也著實是餓了。——對了,難得李通判來,把家裡帶過來的烈酒拿兩瓶出來,今夜放開心懷暢飲一番!”
劉小乙應諾,一路跑著回自己的房間裡去。
兵士取了幾把交椅出來,放在火堆前,請徐平和李參過去坐。
到火堆前面坐下,徐平看著火堆上架著的鴨子道:“你們都說是肥鴨,這鴨子哪裡肥了?全身看起來沒有二兩肉,也只能夠啃骨頭!”
劉小乙正好拿了酒出來,聽了笑道:“郡侯說得是,不過野生的鴨子,長成這樣已經是難得,勉強下口吧。哪裡像我們莊上養的,吃之前填喂,那才是肥。”
徐平連連搖頭:“罷了,你們把鴨子取下來,大塊的肉連皮撕好,放在盤子裡下酒。剩下的骨架拿去燒個湯,給外面的兵士下酒。”
劉小乙應了,把烤著的兩隻野鴨取了下來,撕了肉皮放在個盤子裡。
徐平對依然坐在樹下石桌旁的李參道:“李通判,過來吃肉飲酒!”
李參起身,勉強對徐平笑笑道謝,走到火邊前在交椅上坐了。
劉小乙開啟酒瓶倒上了酒,徐平舉杯道:“這是我家裡釀的好酒,現在京城裡賣的價錢可是不便宜呢!李通判,來,滿飲此杯!”
說完,把杯裡的酒一飲而盡。
李參陪著喝了,放下杯子道:“徐待制家裡的酒,不但是在京城裡面有名氣,在京西路也是名酒,多有大的酒樓和豪門富戶飲用這酒。”
徐平吃了一驚:“怎麼,京西路的州縣還允許開封府的酒賣到這裡來?”
“世間的事,總有例外。酒雖然禁榷,但總有一些不禁的渠道,便就有人運過來喝。只要是朋友相贈,不對外發賣,也不算是犯了法例。”
徐平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以宮裡的名義,或者假託詔旨,連西北青唐一帶的大樹竹木都有人私運,幾壇酒算得了什麼,絕對禁絕是不可能的。
到了火堆前,徐平和李參只是喝酒吃肉,都絕口不再提剛才談的公事。(未完待續。)
第38章 青苗貸
風從窗子吹進來,帶著黃河泥沙的氣息,一種清新的感覺,並不讓人討厭。
徐平在窗前就著煤油燈,吹著夜晚的風,看著手裡的信件。
信是李覯寫來的,他已經從江西路的老家出發,接了老母之後向著唐州的方城縣行進,來信報個平安。十年寒窗,遊歷了半個天下,他也到了收穫果實的時候了。
把信看完,放到了桌子上面,徐平看著外面黑黑的夜色嘆了口氣。一個好漢三個幫,任你有通天的本事,要做成事情還是要人幫襯。
河陰縣的這些日子,徐平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身邊沒有幫手的窘迫。他到這裡的正職是查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