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天都山之戰結束,宋軍必須快速前出搶到自己的勝利果實,不給契丹人上下其手的機會。這個年代的交通不發達,這裡的戰事傳到契丹也要花上半年幾個月,操作得當的話,宋軍足以用這時間讓一切都木已成舟。
提起契丹,廳內一進沉默下來。對党項的幾場大勝給了隴右諸軍信心,現在已經不把元昊放在眼裡,眾人都認為打敗他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對上契丹,諸位將領的心裡還是沒有底。沒有辦法,誰讓宋軍對契丹總是勝少敗多,還被打到澶州過呢。
不管是在前線的將領,還是朝廷中的官員,實際上對自己的對手實力並沒有清楚的認識,哪怕是千年之後也是眾說不一。三川口一戰之後,說起党項,說起元昊,朝廷中無不畏之如虎,好似是難得一見的強軍,無法戰勝一樣。等到隴右幾場仗打下來,這種畏懼心理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現在朝廷眼中的元昊就真如一個小丑一般。
不管是對党項還是對契丹,宋軍正面對戰實際從來不落下風,敗還是敗在戰略不得當和戰役指揮不力上。與這兩國交戰,宋軍一直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形成大致均勢的局面,已經說明了實際的軍事能力宋軍是絕對優勢的。
只要把實力發揮出來,宋軍穩佔上風,但要發揮實力談何容易!
徐平多了一千年的見識,透過與黨項的戰爭,已經開始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契丹並不畏懼。說到底,契丹不過是一個發展了更多年、更大的党項而已,一個打了,再打一個也沒有什麼。只要宋軍自己理順了,周邊這些遊牧民族並沒有抗衡的實力。
見眾人不說話,徐平笑了笑道:“契丹的事情過遠,我們暫且不說它,先說天都山。現在昊賊猶在作困獸之鬥,找你們來,是群策群力,想一想應對之策。”
桑懌道:“不管昊賊想要怎麼破局,總是需要時間。現在兩軍已經交戰,我們只要迅速攻進天都山,他便無計可施!為今之計,是打得越快越好!”
徐平點頭:“秀才說得不錯,現在是攻得越快,打得越猛,番賊越是沒有辦法。不過人力有時而窮,打仗就是打仗,不是我們想攻得快敵人就頂不住了。現在看來,昊賊用他手上的數萬大軍死死堵住擒戎軍前去的道路,想快也快不起啊。我換一種說法,如果現在諸位是元昊,想一想怎樣才能夠有一個儘可能好的結局。記住,除了我們這裡在攻天都山,昊賊還可以攻涇原路,攻環慶路,還可以棄了天都山去韋州。”
眾人一時沉默,靜靜思索。他們面對的是區域性戰場,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足夠的情報去考慮全域性戰事。徐平這樣問,那就要從另一個方向去考慮了。
端起酒杯,徐平道:“慢慢想,今日我們議論出個結果來,不醉不歸!”
說完,與眾人一起一飲而盡。
戰局發展到現在,徐平不能不考慮如何結束這一戰的問題,要怎樣才能取得最大的戰果。打下了天都山,但是元昊帶著主力逃走了是一個結果,把他們聚殲在天都山又是另一個結果。他必須爭取後一種可能,把党項主力聚殲在天都山地區,一戰而定乾坤。
元昊可能的動向,徐平心裡大致有個猜測,不過他生怕自己有什麼遺漏,才招了眾將來一起商量。戰爭是科學,是遵循客觀規律的,而不是靠著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妙計。當從紛雜的頭緒中把那些混淆視線的情報排除,或許就接近可能的結果了。
第209章 截斷後路
崇政殿,趙禎看著急匆匆趕過來的呂夷簡和李迪,問道:“天色已晚,你們有何急事一定要見朕?等上一晚,明日早朝再說不行嗎?”
呂夷簡從袖裡取出一封奏章,交給下來的小黃門,捧笏道:“事關重大。隴右都護府徐平發來奏章,詳細說了最近天都山的戰事。最重要的,他細說了以後方略!”
趙禎一下精神過來,懶洋洋還帶點不滿的神態一掃而光,接過奏章細看。這幾天宰執議事,一直沒有定下來戰事下一步要怎麼辦,大家都拿不出一個主意。這個時候,隴右都護府的意見就非常重要了,而且看呂夷簡的神態就知道奏章裡已經說得很清楚。
看罷奏章,放在面前的案几上,趙禎呼了口氣:“看奏章裡的意思,天都山一戰現在大局已定,隴右諸軍想的是如何收尾了?這委實出人意料!”
前線戰事,不但是隴右都護府,還有參戰的各軍,甚至就連會州知州包拯,都有詳細的戰報送回京城。但是哪怕看過所有戰報,趙禎和朝中大臣也沒有想到發展這麼快,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