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1部分

已經敗光了党項的信用,天都山一戰又沒了本錢,想和只能是對大宋的乞討。還想端著架子裝模作樣,指望著借契丹之威從宋朝撈一個體面的結局,已經斷無可能。

沒有了党項的威脅,隴右一二十萬整訓完成的大軍將直面契丹,耶律宗真還沒有反應過來將來會是誰擔心會被進攻。軍制改革,一旦不打仗就會困難重重。党項一滅,契丹不出頭,徐平都會用各種藉口出陰山攻契丹的雲、朔等州,他們自己撞上來就怪不得誰。

燕雲十六州,實際上跟徐平從秦州打党項一個道理,攻雲州一樣是似遠實近。只要能夠支撐進攻的兵力,攻雲州比從河北攻幽州容易多了,雲州一下,十六州門戶洞開。

(歷史上慶曆二年,契丹威脅出兵,向宋勒索,呂夷簡反對遷都洛陽,而是主張建都大名府,示仁宗將親征。大名府為北京,即是從此時起,書中把此事提前了一兩年。)

第250章 露布報捷

劍州在利州路和益州路的交界處,是西川門戶。元昊叛宋,西北兵起,徐平駐兵於秦州,錢糧多依賴於川峽四路。從成都平原來的錢糧,大多從這裡北上。

宋朝落第舉子張源和吳久俠改名張元、吳昊,投奔党項,受到元昊重要,引得宋朝境內不少落落魄不得志的文人起了心思。前年益州便就有一個落第舉子,作詩投書知州,內中有一句“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鼓動知州舉兵造反。直嚇得知州張逸渾身發抖,魂飛天外,急急忙忙把這舉子抓起來送往京師。這個時候,有張、吳二人的教訓在那裡,趙禎為安撫讀書人之心,批了一句“老秀才佯狂求官而已,不必窮治,可以邊遠小郡幕職官與他”。這人便到邕諒路橫州做了個司戶參軍。

在後人看來,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舉動,還能夠得官,實在不可思議。其實想通了邊遠小郡的幕職官是個什麼概念,便就明白了趙禎這樣做其實很有意思。邊遠小郡,如果沒有了政治前途,幕職官就是個做死做活、勉強養家餬口的工作,還時不時要背黑鍋。這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來,能力不好說,最少是讀書識字的,這工作足夠勝任了。

邕州州格是節度州,在廣南西路地位僅次於桂州,徐平一出仕便做那裡的通判。全州他的同僚只有曹克明一人,其他幕職令錄俱是下屬,就可以想見旁邊橫州這種小州的幕職官是個什麼地位了。審官院把這闕額揭榜出來,十年八年都有可能沒人指射,硬要把人派過去,大多數人是寧可把官身不要了回家種地,都不去做這種地方的小官。

非常時期不好治這人的罪,讓他做這樣一個小官,趙禎這樣做其實挺幽默的。這件事確實是說明了此時的政治氛圍比較寬鬆,但也不是要造反朝廷不罰還賞你個官做。

這個舉子說的把斷劍門,就是指劍州境內的劍門關,是西川鎖匙。這件事被當地人傳為笑談,每每走到劍門關這裡,便指著互相說道“斷了此處,西川便就是一乾坤”。

劍門關是出川門戶,每日裡來來往往的行人眾多,關前熱鬧非常,形成一市集。

年節剛過,這一日天氣晴好,來往商賈聚於關前,熙熙攘攘等著通關。突然幾騎快馬從北來,每個騎士身後揭一根幡,上面一個大大的“捷”字,甚是招搖。

這幾個人來得甚是突兀,惹得關前眾人紛紛側目。等到幾人離去,才有人忍不住問關前的小校:“節級,這幾個人插一杆旗,在路上招搖過市,是個什麼作派?”

小校撇了撇嘴道:“你們沒有見識,這可不是什麼插旗。有一個名目,叫露布報捷。”

眾人一頭霧水:“報捷?什麼是報捷?報的什麼捷?”

小校不由仰起了頭,胸膛也挺了起來:“年前天都山下一場大戰,党項番賊首領隻身逃竄,一戰滅了數十萬番賊!此番戰罷,番賊氣數已盡,現在正忙著向本朝求和呢。這些番賊叛服不常,一百個信不過,聖天子卻是不理他們,正忙著驅大軍清剿了這些撮鳥!這些人來報的,就是天都山大捷!教你們知曉,他們背上插的,就是露布!”

露布報捷這些百姓沒有見過,不過露布傳檄大多有些印象。日常聽的說三分裡,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便就有露布傳檄這回事,說話人說得活靈活現的。以前不知道露布是個什麼布,今天見了,才知道是插在身上的那麼一塊布。

旁邊還是有人不解,問那小校:“本朝立國,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勝仗,以前怎麼沒有見過這麼一回事?番賊終究是成不了什麼氣候,怎麼這回就要露布來報捷?”

小校道:“你這人好不曉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