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這種局面的形成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非一句話能說清楚。
重新估計雙方的實力,在徐平現在看來,完成軍隊整訓之後,自己手裡只要有十五萬兵就可以摧枯拉朽,橫掃党項。元昊手中能用的機動兵力,在東線延、麟府兩路約有十五萬人,包括橫山羌部,而在西線則只有十萬機動兵力可用。十萬中央軍加上幾個監軍司的駐泊兵馬,不過十六七萬人而已。以正規軍對部落軍,差不多的兵力,一攻一守,一兵一卒地對耗也能把党項耗死。
坐回位子上,徐平看著眾人笑道:“這次對禹藏花麻一戰,算是我們牛刀小試。各軍不要因為勝了沾沾自喜,而是要用接下來的空閒時間,仔細找一找自己的不足。佔據榆中和會川之後,我們面對的不再是蕃落軍,而是党項正軍。此次來了三千‘步跋子’,他們的大部實際上是被禹藏花麻的人坑死了,而不是被我們滅掉的,以後就沒有這種好事情了。正軍和蕃落軍的差別,從那三千‘步跋子’身上大家已經看到了。最後四面包圍,我們以重騎衝殺,仍然死了四百多人,此戰陣亡的將士一大半都是在那裡。當然,勝了就是勝了,戰功就是戰功,找自己的不足也不用心情沉重,打贏了反而讓將士不開心,那樣當然不行。吸取教訓,找自己不足的,只限於指揮使以上,以下官兵依照正常慶功。”
說到這裡,徐平對種世衡道:“通判,你先從帥府支十萬貫錢出去,不做別的,只換酒肉,這一個月讓參戰將士吃好喝好。酒肉怎麼分配你要安排好,每一個士卒,哪怕是做飯餵馬的,也要保證每天有一大碗濃肉湯喝。出了偏差,惟你是問!”
種世衡應諾,想想道:“十萬貫錢買酒肉,會不會讓秦州的牛羊價格上漲?”
“漲一漲好。眼看著就是冬天了,蕃羌牧民越冬養不了那麼多牛羊,我們不買,價錢必然會跌下來,這是每年的慣例。我們來了,這一年對秦州周邊的蕃部騷擾不少,並帳為村,編戶齊民,更是讓許多人心懷忐忑。在他們難的時候,示之以恩才難收攏人心。俗語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們現在大量收牛羊,就是雪中送炭啊。除了軍中收買,由帥府出面,撥出錢來,再敞開收牛羊。趁著冬日天寒,醃了做成鹹肉,賣到中原去。或者直接等些日子渭河結冰,用大冰塊運鮮肉到中原。讓中原人吃上便宜的肉,秦州賺到需要的錢,豈不是兩全其美?牧守一方,不要只想著讓治下百姓做什麼,還要想一想能給他們做什麼。有了百姓衷心擁護,仗打起來就容易許多。”
說到這裡,徐平對眾人道:“常說論功行賞,仗打完了,打了勝仗,現在就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你們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這仗才圓圓滿滿。各軍的副統兵官尤其要在這上面下功夫,哪個做得不好,帥府要找他麻煩的!”
講到論功行賞,眾人的心情都放鬆下來。這是對党項開戰的第一場大勝,依照常規來說,朝廷也必然予以重賞,在座的每位官升一兩階是最起碼的。
這個時候種世衡肩上的擔子最重,他管帥府的賞功司,同時還是秦州的通判,軍政兩方面都要兼顧。說到發賞,現在徐平手裡的錢足夠,但種世衡不敢直接灑錢出去,洛陽時他就在徐平的轉運使司做事,經濟上的概念很清楚。一下子大量發放貨幣,必然會造成物資短缺,引起物價飛漲,好事做成了壞事。
怎麼樣做才能既讓參戰的將士滿意,又要儘量減小對秦州地方經濟的影響,種世衡要拿捏其間的分寸。對他來說,這場仗才是剛剛開始。
徐平讓親兵上了茶來,讓大家閒聊,排解一下這幾天壓抑的情緒。
從幾個月前知道了禹藏花麻要進犯,秦州便就按部就班的開始準備,由於徐平的高度重視,每個人都覺得肩上挑了千斤的擔子。到了最後,決戰卻近似於一場鬧劇,沒有什麼大戰便就收場了。現在再回想起前幾個月的日子,每個人都覺得好笑。
喝了一會茶,徐平對王拱辰道:“君貺,這一次俘獲蕃人不少,戰俘我們是不會放回去的,免得以後再生事端。你營田務裡還缺不缺人?若是缺人,挑些身體強健,態度恭順的補進去。若是不缺,我就全部解到南邊去運糧了。”
王拱辰道:“還是讓他們去運糧吧,營田務裡都是漢人,一切都有了一定之規,補進些蕃人來,不定惹出什麼事端。真缺人,還是從川蜀幾路招募,我們省許多麻煩。”
徐平點頭:“這樣也好。這一仗打完,周圍的很多地方都空了出來,營田務缺的人手極多,只能從川蜀地方招募。此次凡是參戰的蕃部,哪怕沒有到三都川來的那些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