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小冰河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孫元苦笑著搓了搓已經被風吹涼的雙手。據他所知道,明末這場小冰河期要等到康熙初年才能結束。
現在的北方因為天氣實在太冷,農業已經徹底崩潰,地裡的莊稼歉收得厲害,大量破產農民逃亡,遍地都是災民。俗話說得好:無農不穩。
等到清初,天氣逐漸暖和,農業得到恢復,國家才安定下來。而入關的滿清才得到了漢民的認同,成為中原的主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康熙之所以成為所謂的“千古一帝”,那是因為他趕上了一個好時期,老天爺都在幫他啊!
如今,北京已經落到建奴手中,如果沒有東南的財富和大運河的漕運,他們在北京也立不了足。
如此一來,滿清上層就有兩個選擇:一,和以往南下入寇一樣,搶劫北京,席捲滿城的金帛女子退回遼東;二,大軍南下,進攻江南。
第一個選擇最簡單,反正建奴乃是漁獵民族,每次南下打草谷,不過是為了搶些過冬的糧草而已。問題是,隨著他們在遼東所佔的地盤越來越大,治下的百姓中漢民所的比例越來越大。很快,滿族就變成了少數民族。
如此一來,後金很自然地從漁獵變成了農耕,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關內無論是土地的耕作程度還是生活條件,都遠遠好過關外,沒有理由再退回去。
而且,這是建奴第一次打下北京這座同時代最大的大都市。城中的繁華已經耀花了滿清上層貴族的眼,他們已經沒有退回遼東苦寒之地的想法了。
這一點,從他們進北京之後就開始跑馬圈地,求田問舍上能夠看出來。
滿清這一回是真的想做這片東亞大陸的統治者。
那麼問題又來了,北方已經破產,別說靠著北方的經濟不足以支撐起滿清政權。沒有江南財富,沒有漕運,北京城就會捱餓。
他們要想在北京佔住腳,就必須拿下江南。
這就是歷史的現實,是經濟的力量。
實際上,就真實的歷史來說,滿清當年攻佔北京之後,上層貴族就好象劉姥姥進了大觀院,開始迅速地墮落下去,只想留在這座地上天堂享負,對於戰爭也沒有多大興趣。也許,效法當年的宋金對峙,劃江而治是一個好法子。
可是,沒有江南,北京就不能單獨存在。
小冰河期、江南從唐朝迄今一千多年的開發,已經讓長江南北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一統觀念。
大一統與其說是一種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還不如說是特點生產力下的的產物。
建奴已經進京小半年了,如果不出意外,滿清上層的分贓會已經開完。接下來的半年,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一座純粹靠著地方供養的純粹的政治大都市每天究竟有多少消耗,需要多少物資才能保持這座大到畸形的城市的正常運轉。
當年的滿清作為挑戰者,攻打已經處於財政破產邊沿的明朝是容易的。現在他們做了統治者,就知道要想做一個大家長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會知道,沒有東南,他們也只能在北京城裡呆上一年,然後灰溜溜地逃回遼東去。
在真實的歷史上,明年夏初,青黃不接,建奴在剿滅了李自成之後,兵分兩路攻打南明。這一戰關係到滿請是否能夠在中原立足,出動入關以來的所有兵馬,並帶領大量漢軍和新附軍,一戰而下南京,終於拿到了南京。
而沒有了南京,南明也終於走向了滅亡。
按照真實的歷史,福王早在今年四月已經在南京登基了。可歷史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此事竟然拖延到了現在。
關鍵是,弘光帝繼承皇位的事情雖然延期,可清軍明年南下的事情卻不會拖延,這就是歷史的大勢,不是孫元這支闖入明朝的蝴蝶輕易能夠改變的。
“時間已經不多了,還有半年!”孫元嘴角上掛著淡淡的苦笑:“江北諸鎮之事必須儘快解決,今日無論如何得斬下劉良佐的腦袋。”
沒錯,孫元是想統合江北所有的軍力。要說滅掉高傑他們,其實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時間已經不夠。如果戰事拖延,等平定江北,整合所有的兵力,鬼知道還需多少日子。
所以,他對上劉春和高傑的時候,並沒有緊追不放,只給了他們一點厲害瞧瞧,點到為止即可。因為,這幾路兵馬將來可是要用在抗清戰場上的。若是將他們打殘了打廢了,單靠寧鄉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