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地降落下去。而樹木枝頭,一夜之間卻是繁盛成一片,城中上下,都滿是喜洋洋的綠雲。
這段日子裡,城中到處都是婚嫁喜慶的酒宴,到處都是人們的笑臉。
這就不得不讓人感慨,在一片廢墟也似的河北,京城的繁華實在是太顯眼了。可這種繁華卻是建立在漕運之上的,一旦漕運出問題,這片繁榮立即就會枯萎。
換種說法,大明朝在北京的政府要想順暢地運轉下去,那是建立在江南財富的基礎上的。
從唐朝江南得到開發以來,到如今,天下財物七成出自江南,江南財富七成出自寧、蘇、杭。沒有江南的財富,北方也不能獨存。
這就是中華民族大一統的經濟基礎。
南方、北方,透過大運河漕運的聯絡,已經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此刻,在宣武門外,六鎮並秦軍、寧鄉軍參與山東之戰的主力戰兵都已經齊聚一堂,立於城門之外,準備等到一聲令下,各軍就開進內城,接受滿城百姓的歡呼,接受百官和天子的檢閱。
這次檢閱,按照洪承疇的佈置,各軍都有出一營主力戰兵,也就是四千五百人馬。六鎮和秦軍加一起總共有三萬人馬,寧鄉軍則全體出動,大約超出了將近一千人。不過,在所有人看來,孫元部走在最後,已經處於配角的位置,就算出動再多人,也沒有關係。
每鎮一營人馬說起來並不多,可明朝邊軍的主力戰兵和輔兵的比例非常大,一比五甚至一比十也很正常。一場出動上萬人馬的大戰,明軍中真正能夠作戰的家丁,估計也就千餘。
打了半年戰,明朝軍損失慘重,各鎮都是客軍,這次來京城的人馬經過消耗,很多部隊甚至連一營戰兵都湊不足,比如秦軍,兩千多主力戰兵,在鮑丘水被建奴給殺了一半,只剩一千來人。沒辦法,各鎮總兵們只能臨時拉些身材還算過得去的輔兵湊數,輔兵不夠的,民夫也成,反正現在京畿地區到處都餓得眼睛發綠的流民,三十文一天拍出去,什麼人招不來?
湊夠一營之數之後,又簡單地訓練了幾日,將鎧甲往身上一套,將旌旗一舉,整齊地喊幾聲“萬歲,萬歲”,倒也顯得威武。
三四萬人馬開進京城,鎧甲閃亮、紅旗招展,鑼鼓喧天,真真是一樁難得的盛事,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幾乎所有的京城百姓天不亮就湧進內城大小時雍坊,立於西長安街的兩側,等著觀看這前所未有的大熱鬧。
這次山東之站,明軍前前後後斬首建奴一千多級,就連東夷右翼軍的軍主奴酋嶽託也被摘下了腦袋。這可是自太祖開國,徐達將軍、成祖爺縱橫沙漠北以來,對外戰爭前所未有的大捷。
上一次祝捷還得上溯到萬曆爺年間的三大徵,不過,萬曆三大徵雖說是勝利了,可仗卻打得見仁見智。而且,那三次戰役,都未免又以大欺小的架勢。蒙古已經衰弱、倭寇又算得了什麼。至於播州之戰,更是以全國戰一隅。
不過,即便如此,明朝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耗費大量軍費,對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可以說,張居正隆萬大改革給大明朝所積下的那點家底子全陪了進去。
等到滿清在遼東崛起,大家這才愕然發現,戰爭已經從大人欺負孩子變成了成年人之間的較量。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以大欺小,只不過,這一回明王朝變成了孱弱的孩子。
自天啟年到現在,朝廷對遼東軍事,屢戰屢敗,整個大明朝的精氣神已經被徹底打垮了。
到如今,整個大明朝好象都患上了恐清症,根本就不敢與之在戰場上較量。
一兩個韃子兵佔領一座縣城的事情也是有的,幾百建奴騎兵就敢衝擊數萬人馬的明軍大陣,並能戰而勝之的咄咄怪事也不鮮見。
可以說,整個民族的志氣和脊樑都被這一場接一場的失敗打斷了。
所以,一旦建奴入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到安全的地方躲起來。至於抵抗,甚至戰而勝之,只怕連想也不敢想。
可山東一戰,明軍斬了一個貝勒級的清將,擊潰敵人右翼大軍。這個時候,所有人這才猛地發現,建奴也不併是不可戰勝的。
戰勝建奴的意義,甚至比當年萬曆三大徵更大。
怎不叫人心懷激盪,怎不叫人由衷地驕傲?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所有人都想親自看一看這些敢在沙場上和建奴刀口見血的好漢究竟剽悍成什麼模樣。
到如今,據說,西長安街兩邊的店鋪已經坐滿了人。如酒肆茶坊二樓這樣絕佳的觀景位置,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