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飲此酒!”唱到這裡,那老頭突然仰這細長的脖子,一聲長嘯:“我寧鄉軍!”

“威武!”

“我寧鄉軍!”

“威武!”

“我寧鄉軍!”

“威武!”

滿天滿地都是百姓的吶喊。

孫元眼睛一熱,接過熱湯,一口飲盡:這就是民心啊!

在今日之前,這些流民或者來自通州,或許來自房山,有的人乃是密雲人氏。可此刻,卻已經將他們當成了寧鄉軍的人,喊出“我寧鄉”軍的口號。

沒有人實現組織,眼前的一幕都是百姓們發自真心的。

突然間,孫元好象明白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意義。正如他教道費洪所說的,軍人的職責就是守護。

眼前這些百姓,就是自己所要守護的。

他們是我孫元的先輩,祖先。我和他們,血管裡都流淌著同樣的血液。這血脈來自己黃炎,來自赳赳老秦,來自斬白蛇的劉邦,來自縱橫漠北的霍去病,來自李靖李藥師,來自那天上閃耀的群星。

我,大漢!

威武!

……

冷兵器戰爭中,攜帶了大量輜重之後,因為缺乏車輛,軍隊的機動性極差。尤其是寧鄉軍,因為配備了大量火器,行軍速度也快不起來。

因為沒有衛星、偵察飛機,須防備敵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突然鑽出來。所以,一般來說,軍隊每日也走不了多長路。到下午三四點鐘,就要安營紮寨,佈置防禦工事。

柵欄是必須立的,壕溝也需要挖掘,大營四個方向還得修四座望樓。講究一點的,營中還得挖茅坑和排水渠。

至於營外的空地上,還得撒上許多鐵蒺藜,防備敵人騎兵偷襲。

這種鐵蒺藜乃是崔師傅的產品,三面有釘,製造起來也很簡單。一旦敵人戰馬的馬蹄踏上去,就會被刺穿,這匹馬就算是徹底費了,以後只能做挽馬使用。

等到第二天早晨,又得起個大早,將防禦工事拆卸裝車。

如此,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孫元手頭有六門大炮,每門都需要兩匹馱馬拖拽,還得有八個炮兵牽引,這一路走起來卻是甚慢,每日也不過三五十里。

這個速度讓孫元大為不滿,不過,這在明朝也算是相當了得的了。

要知道,如今京城普降大雪,道路泥濘難行。

即便是好天氣,這個時代的明軍一日也不過二十來裡。上次孫元隨王允成進京,那廝更過分,一日也不過走十來里路。從南京到北京,足足走了三月,將孫元磨得徹底沒有脾氣。

孫元等待這一場空前大決戰已經許久了,他也知道說不好這已經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如今的寧鄉軍被仍在渤海所長城邊防,雖說今後的十年之內,戰爭一場比一場大,就沒消停過。但作為帝國的邊防軍,因為負擔著對北防禦的做戰計劃,如他這樣的邊軍,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不會調到遼東或者內地前線作戰。

否則,寧鄉軍一走,朝廷還得從其他地方調動軍隊過來補缺。實在太麻煩做兵部尚書,都不會多事。如此一來,說不好,他孫元和寧鄉軍就會被人漸漸淡忘。

寧鄉軍實力本小,至於朝廷的那點軍餉,說句實在話,這一年多時間裡,他就沒見過一文前。在渤海所多呆一天,寧鄉軍的力量就減弱一分。

所以,必須好好地打上幾場勝仗,狠狠地升幾級官。將來無論是在宣府做個總兵什麼的,還是去南方獨領一鎮,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孫元毫不吝嗇地將手頭的銀子撒了出去。到如今,六門大炮已經形成戰鬥力;火槍手中粗陋的燧發槍也經過兵工廠沃爾夫的人,更換了更加結實耐用的槍管和槍機。

至於普通火槍兵和長矛手,基本能夠做到人手一件棉甲,軍官們的鎧甲上還裝著鐵葉子。說句實在話,在寒冷的北方,這種棉甲非常使用,具防禦和保暖的功能。

至於斥候騎兵,這群野人好象特意想同普通士兵區別開了,不但人手一件無袖棉甲,每人還得了一頂鐵盔。就這樣,這些老兵們還在鐵甲上扣上一頂羊皮或者狗皮帽子。一跑起來,毛絨絨地在風中張揚地飄動。

在路上走了三天之後,寧鄉軍終於抵達看到昌平永安城巍峨的城牆。

宣、大兩鎮入衛京畿的大軍已經陸續開到,城裡城外,到處都是兵營。

見寧鄉軍來得如此之快,宣鎮其他路大軍的將領們都有些吃驚。

安扎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