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的鄉音對於北方大部分地區觀眾,尤其是對西安人來說,親切極了!
張啟陽唱著這種鄉音的作品,臉上帶著的全是發自心底的愜意與微笑。
彷彿回到了舊時的長按縣,帶著濃濃的懷舊鄉思,張啟陽越唱越走心,也越唱越快樂:
“……他們還是努力的耕著田,小夥還是愛尋個姑娘諞,長按縣,那麼些年,長按縣的天是那麼的藍……”
“……長按縣,你哪兒都很舒坦……”
“……長按縣,雖然妹子都不好看……”
“……長按縣,陽光就很燦爛,俄們的長按縣……”
現場觀眾聽的有些傻眼,電視機前不少觀眾也理解不了,過著金碧輝煌生活的炮爺,怎麼會唱這麼一首淳樸的讓人咋舌的作品?
黑子們來勁了,一致認定,張啟陽這是在故意給自己洗白!
但對於長按縣的人來說,聽到這樣一首歌,簡直舒坦的不能自已!
他們打死都不會想到,炮爺會給他們的故鄉寫這樣一首陽光燦爛、淳樸動人的作品。
很多長按縣人,聽著這樣的歌,都被張啟陽帶的生出了濃濃的懷舊情感,也生出了分外的自豪情懷。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就一定會知道,“長安”這個詞,本身就是歷史。古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的京畿之地,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長按縣,七年(公元前200年)從櫟陽遷都長安。長安至此開始在歷史上留名。一直到2000年以後,國家撤銷長按縣,設立長按區。當地叫了幾百幾千年的“長按縣”,才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之下。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在長安,隨便圈一塊地,就可能挖出文物;隨便點一個地名,就有一段典故。從灃鎬遺址車馬坑到秦阿房宮前殿夯土臺基,從漢宣帝杜陵到明秦藩王十三陵,整個一個氣勢恢宏的地下歷史博物館。在宗教領域,長安更是獨領風騷。全國七個佛門祖庭,其中法相宗祖庭興教寺、淨土宗祖庭香積寺、華嚴宗祖庭華嚴寺、律宗祖庭淨業寺都在長安。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詩聖杜甫、書法家顏真卿、賢相杜如晦、文學家韋莊、史學家韋述等等等等,從古至今,從長按縣走出的足夠載入史冊的名人不勝列舉。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那些年,在長安農村,遇上哪家有紅白喜事,那一定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兒!主人家都會大張旗鼓,備上好酒好菜,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那時候,感覺吃的不是酒席,是那個幸福的氛圍和那股熱鬧勁兒。搭棚子,砌爐灶,架案板,露天廚房、鋼碳爐子、磚泥巴灶、燒硬柴。。。。。。滿滿的都是回憶。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這裡每年夏天有個風俗:過會。這一天也被稱為夏年。冬天過年,夏天也過年。這夏年很是熱鬧,在村裡人心目中,甚至比冬年還要受寵。每年夏天7月6日,是村子過會的日子。這天,村子裡每家每戶的所有親戚朋友都來出門。家家高朋滿座,家家歡聲笑語。平時冷清的村道滿是賣貨物的人,叫賣聲,吆喝聲,孩子們追逐嬉鬧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好不熱鬧。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這裡都會把“冰雹”叫成“冷子”,把“丟人”叫“僨的”,把“廁所”叫成“茅子”,把“走開”叫“且七”,把“幹大事”叫“活”,把“睡覺”叫“fei覺”,把“玩耍”叫玩“fa”……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停不下來。涼皮、肉夾饃、油潑臊子面、扯麵、棍棍面、biangbiang面、褲帶面、炒橋粉、蔥花餅、葫蘆雞、葫蘆頭、鏡糕、麻辣魚、蒸飯、鹼疙瘩、攪團、涼魚、苞谷zen、漿水菜、老哇撒、懶麻食、疙瘩拌湯、槐花麥飯、油塔饃……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曾經看露天電影和秦腔的場景一定不會陌生。也沒有什麼特別規劃的場地,就在籃球場上,村民們吃好晚飯自己搬個長條凳隨意坐下就等電影開場了。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輪番放個遍,電影剛結束就搭起臺子吼起了秦腔,一直熱鬧到老老晚。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一定會記得小時候的滾鐵環、拍泥巴、丟沙包、大打尜、跳跳繩……孩子們慢慢地玩著、在玩樂中成長,而生我們養我們的那個村子、那條巷子也就留下了最深的記憶。
如果你是長按縣人,你會知道,舊時的我們都抱著平常心,過著本色樸素的生活。那個年代,沒有現在的攀比和虛榮,人們最大的追求就是不餓肚子,如此簡單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