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放狗進來。
黎璇實在太喜歡張啟陽即興做的這首《外婆的澎湖灣》了。
陳可提醒了她,說張啟陽曾經腦殘的害過她,未來這少爺要再犯病,有可能再害到她。
陳可不想黎璇和張啟陽有過多的交集。
黎璇這次卻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直覺,她堅持認為張啟陽已經變了,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腦殘少爺。
所以她決定這周的《我歌》踢館賽就唱《外婆的澎湖灣》了。
至於說創作人寫誰。
尊重了張啟陽的意見,她們決定往節目組上報歌單時把這首歌的詞曲作者都寫成張啟陽強烈要求的這個矬爆通俗又扎眼的筆名“菜刀”。
第77章 未來規劃
在歌壇影壇,有不少創作人在發表作品時會冠以筆名。
像是黎璇身邊的小蛙,就一直以小蛙這個筆名在作曲。
異位面的小蟲、林夕、阿弟仔……這些都是筆名。
《大話西遊》的編劇“技安”,也是劉鎮偉的筆名。
“菜刀”是上一世張啟陽寫網路小說時的筆名。
他做短劇編劇時也曾用過這個通俗易記的筆名。
至於說為什麼會給自己起這個筆名,也沒什麼特別原因,就是他使菜刀使的比較好。
朋友來了能用菜刀剁肉,豺狼來了能用菜刀砍人。
黎璇她們對於張啟陽要用菜刀做筆名,都挺費解的。
不過這少爺做事向來都是孤標獨步,自成一格,她們也就不去忤逆他的意思了。
在黎璇定下來要唱《外婆的澎湖灣》後,張啟陽也暫且定下來這周要唱一首有關家鄉的作品,聊以慰藉自己蛋蛋的思鄉憂傷。
很巧合的,張啟陽和原主的老家是一個地方,他們都是西安人,出生在長按縣。
原主小學二年級就來帝都上國際學校了,此後較少回到西安生活。
但西安給原主的童年留下了不少珍貴的回憶。
張啟陽在西安待的時間就長了。
一直到上大學前,他都是在西安成長生活的。
他大愛家鄉的油潑面、秦腔、皮影戲。
異世有關西安的音樂作品非常多,張啟陽這周準備唱一首比較特別的,最能體現他家鄉特色的作品。
這首歌拿上《我歌》舞臺,競爭力會非常的小,正符合張啟陽這周要放水的要求。
他不能選有關西安的太強的作品去競演,以免爆掉趙子琪,失去未來連續蹂躪打擊對方的機會。
索性他就選一首他自己很喜歡,但觀眾們不一定喜歡的作品來競演,權當向記憶中的故鄉致敬了。
週二這天下午,張啟陽來到東方音樂網錄《浮誇》的數字版,正巧遇上黎璇也來錄新歌。
黎璇來東方音樂網錄的正是《外婆的澎湖灣》。
黎璇和東方音樂網有長約,每次出新歌,都會由東網首發數字版。
張啟陽雖然給東網帶來了很多的新使用者流量,但真正讓東網受益還是黎璇這種中流砥柱。
黎璇的鐵桿粉絲眾多,只要一發新歌開售,基本上就沒有低於十萬銷量的。
張啟陽的《夜星》在東網上賣了很久了,只才賣了5萬多的銷量。
《春風十里》的銷量走勢也比較一般,目前才賣將將三萬。
《我管你》銷量卡在2900多就不動了,想突破5000都夠嗆。
不知道這周的《浮誇》能不能創個新紀錄,但看樣子很難。
願意花錢支援張啟陽音樂的鐵桿炮灰太少了。
沒辦法,大家都覺得他是首富之子,就算和家裡鬧翻了,他的錢也多到沒處花。
所以根本沒必要花錢支援他的藝術創作。
要換做別的苦逼音樂人苦心竭慮的寫出《夜星》和《春風十里》這樣的作品,大家肯定願意花錢支援一下。
但對首富之子炮爺,還是算了吧。
幸好,張啟陽不是非常在意網上賣歌這點收入,他堅持來東網賣歌,主要就是為了支援一下正版事業。
他想賺快錢,多接幾個通告錢就嘩嘩嘩的來了。
比如這周已經有好幾家影片直播網站都出了高價希望邀請他去做特約直播。
其中出價最高的一家,給他喊出了300萬直播兩個小時的超高價碼!
但可惜那家網站比較小,請他純粹是想打名氣。
張啟陽考慮到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