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2部分

有鑑於國內的討論跟支援聲越來越大,3月1日,蔡元培第三次向國會遞交‘大學改制草案’,他親自到國會就草案進行答辯,舌戰一中國會議員,強調中國在過去並沒有標準的大學制度甚至各地都有所不同。沿海地區的一些師範學校專教術算跟英語、國學,一些女校跟教會學校專教女生跟神學、英語,一些商人投資的技校則傳授制物、機械之法,而國家投資的各種大學則什麼都教,但又以國學居多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跟能力。

只可惜,蔡元培一人是很難改變整個國家的落後思想,甚至他的提案在國會內的一些國民黨議員都不願意支援他,結果支援他的都是些接受過西式教育並出國留過學的議員跟總統派系的國會議員。

只是第三次提交草案後,雖然已經得到了四成多議員的支援,但依舊不足透過法律所需的三分之二議員席位。‘大學改制草案’第三次流產!

第三次向國會遞交草案未透過後,蔡元培與仍保留封建守舊思想的保守派之間的衝突已經白熱化,進步黨籍眾議院議員張宗申提議彈劾蔡元培,僅僅不足半月便在眾議院得到廣泛支援,3月27日眾議院投票表決中,超過65%的議員對彈劾教育部總長蔡元培投了贊同票,其中僅國民黨籍議員便有41位。

李漢樂得看到國民黨內部分裂,同時也歡喜為國會找到了活兒,免得一群精力充沛的國會議員總是逮著他不放,不時攻擊他的施政跟軍隊擴建法案。因此於3月31日,下達總統令駁回國會彈劾,拒絕更換教育部總長提名。他公然打出‘自民國建立以來,從未有官員因為國奔勞,革改法案、章程獲罪’的名兒,並怒指國會違反憲法干涉政府運作,拒絕免除教育部總長蔡元培。

為了更好的安撫已經頂不住國內鋪天蓋地的指責聲,有隱退之意的蔡元培繼續站出來充當改革大旗向國會發動進攻。他先是請‘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總裁嚴復站出來力頂蔡元培,同時批示饒漢祥做通共和黨籍議員的工作,令共和黨籍議員扎堆的參議院‘逐漸’改變意見,開始支援蔡元培的工作。

於此同時,他也知會了在國內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蔣方震、蔡鍔、薩鎮冰三人,此三人一人為李漢心腹愛將兼總參謀長,另一個不僅是中國僅有的兩位特級上將之一,更是民國陸軍部總長,第三位雖說不比前兩位,但也是前清時期的海軍上將。當然,李漢是不可能讓三人以政府身份站出來支援蔡元培的,三人在國內各自還有一個身份。

蔣方震是陸軍軍官大學(建成陸大,前身長江陸軍學院)校長,陸大學員近三千人,雖然以軍隊現役軍官為主,但是學校作為中國師資力量最雄厚的軍校,所教授跟囊括的系部可不止一個兩個。

蔡鍔為國防大學校長,西安國防大學雖是14年才開始建立的新綜合軍事院校,專業性不比陸軍大學,但師資力量絕對不差,而且無論規模還是綜合性都遠在陸大之上。因為對民間進行招生,國防大學到了17年,在校學生已有五千多人。是目前全國規模最龐大的綜合大學。

薩鎮冰在14年被李漢邀請擔任了海軍大學的校長,是三人中資歷最老卻是影響最小的一位。他所領導的海軍大學位於南京,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到底建立的最晚,也受到了海軍經費不足的影響,結果到現在才擁有1295名學生。

不過三個人雖然都是以大學校長的身份站出來力頂蔡元培,但由不得人不多考慮他們的另外身份。更多的人還是透過他們三人看到了站在他們背後,幕後操控這盤棋局的總統身影,頓時,挺蔡派實力大增。

4月25日,《新青年》實現自己的主張,全部改用白話文。

5月,周章壽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標誌著白話文運動在文藝方面首先突破,顯示實績,這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文章。

隨後,李大釗、陳獨秀創辦白話週刊《每週評論》,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創辦白話月刊《新潮》。不久,魯迅指出,白話文應該是“四萬萬中國人嘴裡發出來的聲音”,這就把白話文放在現代中國人口語的基礎上。

各種口號提出以後,遭到一些支援文言文的學者的猛烈攻擊。如古文家林紓攻擊白話文為“引車賣漿者言”,南京東南大學教師胡先驌認為白話文“隨時變遷”,後人看不懂等等。

蔡元培在得到李漢或明或暗的支援後底氣大足,聯合一百多位主張白話文改革的校長及文壇名流,在西安擺下擂臺,自己掏腰包邀請全國文人來西安論戰,(文人要臉,沒人接受蔡元培他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