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視臺,見到李斌和一個三十出頭,身材不高,一臉精明的年輕人。

“這就是莫奇,我見過水平最高的魔術師!”

李斌首先介紹莫奇,評價很高,然後指了指身邊的人道:“他叫王鵬,鬼手王寶和前輩的關門弟子,深得老爺子真傳,大家以後多交流交流。”

兩個人客氣的寒暄幾句,王鵬對莫奇很好奇,前天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可李斌大加讚賞,一直讚不絕口。

自己也不傻,網上找了一些莫奇的影片看過,也很驚訝國內什麼時候出現一個水平這麼高的年輕人?

雖然節目都是街頭魔術,中間可操作的空間很大,但李斌是什麼人?資深主持人,不說別的,光魔術節目最少幹過好幾期,就連劉一謙都是好朋友,在魔術圈很有人脈關係。

就算是自己也要經常請人家吃飯,希望能多點上電視的機會,一個這樣的人竟然對莫奇不吝讚美之詞?王鵬自然要多加重視,客氣道:“很感謝我斌叔介紹這次難得機會給我,能參加咱們魔幻大擂臺是我的榮幸。一會孫總監和莫兄弟賞個臉,一起吃飯?”

莫奇暗自點頭,這個王鵬挺會做人,態度擺的很低,中午四個人一起吃飯聊天,算是熟悉起來。

第115章 四門功課

“王鵬今天既然機會難得,在座都不是外人,以後孫總監少不了邀請古彩戲法的人來參加節目,你給我們說說門道?”

王鵬看了看李斌,放下筷子,笑道:“好,既然斌叔開口,那我就賣弄一下,給大家提前盤盤道?”

莫奇和孫一凡都很感興趣,等著王鵬下文,特別是莫奇,從師傅那裡只是一些隻言片語,現在好容易遇見一個圈裡明白人,自然要討教一番。

“其實中國戲法跟相聲類似,也講究四門功課:劍丹豆環。所謂劍丹豆環就是吞大寶劍,月下傳丹,仙人摘豆和六連環。”

王鵬喝了口水,開始介紹:“吞寶劍就是將筆挺堅固的劍沿嗓子眼下吞後抽出而人安然無恙的表演,表演時表演者身體正直,仰頭操作,很多不明就裡的人認為所謂吞寶劍用的劍就是廣場老頭老太晨練用的可以伸縮的劍,其實完全不是!”

“我們所吞的寶劍是真劍,比一般的要薄一些,不過非常鋒利,劍尖很尖。練習吞寶劍是相當危險和痛苦的,初學者練習時不能直接上寶劍,因為誰也沒那麼膽量。先用大個一點的蔥皮代替,將它往自己的口中去“探路”。”

“一點點的適應,感覺不噁心,接著增加蔥皮的長度。然後才能用木劍,最後才能上真劍。新中國成立後期,戲法中的劍丹兩項因為太過危險就已經劃歸到雜技門類。現在據我所知,除了幾個老前輩會以外,已經沒有人練習。”

“所謂丹,就是月下傳丹,又稱為“氣吞英雄膽”。丹是實心的大鋼球,表演者將其含在嘴中,活生生嚥到嗓子眼,利用丹田之氣將鋼球托住,使其上不去下不來也不至於影響自己的呼吸。”

“然後一米開外找一觀眾手戴白手套,端拿一白瓷盤子,表演者用力一吼,把頭一甩,丹田之氣瞬間托出鋼球,正中一米開外的白瓷盤上,瓷盤瞬間被砸的粉碎。”

王鵬看著一臉吃驚的孫一凡笑道:“不過現在也很少人表演,一是練起來太痛苦,現在人吃不了那種苦。二是表演效果有些噁心,觀眾也不喜歡看,所以除了幾個老藝人還會,基本馬上失傳。”

“豆,自然就是仙人摘豆,道具利用五個溜光發滑,難夾難拿的膠皮球和兩隻碗組成。小球在令子棍的指引下從兩個碗裡跑來跑去,忽隱忽現,最後齊聚同碗,並變出“秋收萬顆子”的滿碗結尾。”

“其實四門功課我認為只有豆和環才算是魔術手法,特別是仙人摘豆手法巧妙,門子隱蔽,表演起來可謂是神奇異常。這就要說起我師傅的三仙歸洞,只是把膠皮球換成了海綿球。但師傅手法如神,原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都稱其為“鬼手”,可見他老人家的精湛表演!”

王鵬一臉佩服道:“有道是軟的好變,硬的難走。練習好仙人摘豆沒有兩三年的磨合期是根本不可能。現今表演仙人摘豆比較有名的幾位大師是被稱為“大活寶”,已經過世的陳進才,牟衍銘老師及其他的弟子田學明、蘭州的閆建榮老師、京城的羅秉松老師、東三省的溫保利老師等等。”

“最後說環,六連環,一個個環是分得開是拉的開,環環也能打在一起打出各種的造型,可以打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裡遊的、草稞裡蹦的。”

“很多人覺得環上有口,實話說有口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