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目壓力不大,因為你幾個土豪已經贊助冠名,加上原來的粉絲基礎,所以我很看好魔幻大擂臺的前途!”

他不由得感嘆道:“這種魔術類節目不多,國內辦的好更少,人家港澳臺的水平不錯。一是魔術師專業,舞臺效果好;二節目團隊也有經驗,所以更有看點。”

“李斌算是跟魔術圈很有淵源的一個人,本身人品不錯,也是國內做同類節目的資深主持人,認識很多知名魔術師,你有空多交流一下。”

莫奇點點頭,這點上次錄節目他就發現,李斌雖然不會變,但眼光很毒辣,對魔術圈比自己還了解,畢竟人家做了好幾檔節目,光嘉賓就幾十人,人脈很廣。

他已經打電話給李斌,約他到中州出來坐坐,對方很爽快答應,見過莫奇的水平他也很震撼,這個小夥子有前途!

莫奇剛一出辦公室,迎面遇見急匆匆的蘇芸,笑道:“大美女,這麼忙?”

“哼,小女子命苦,不像某些人悠閒,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只能努力點嘍!”

莫奇閃過一絲厲色,低聲問道:“誰敢?”

蘇芸一看莫奇認真起來,趕緊解釋道:“放心,我是開玩笑,節目組人都很和善,沒有不開眼的人!”

她自信的一甩頭道:“你就這麼看不起我蘇芸的能力?”

“我哪敢?”莫奇舉雙手投降道:“你的深淺我能不知道?”

“討厭!”蘇芸臉一紅,看了看沒人注意,飛快的親了莫奇一口道:“我還有事,晚上見!”

莫奇離開電視臺,找到呂方,兩個人開始討論魔術,他靈光一閃問道:“呂哥,你對國內的古彩戲法有研究沒?”

“古彩戲法?”呂方一愣,問道:“下一場是傳統魔術的人?”

“那倒不是,不過孫一凡說以後肯定會有不少這樣的魔術師,畢竟大牌魔術師成本太高,國內很多都是走古彩戲法的路子,所以……”

呂方點點頭,沉思一會道:“我對古彩戲法瞭解也不太多,大部分都是透過魔術協會一些同行之間聽過,既然你問,我就說點自己知道的。”

“我國是魔術發源地之一,古已有之,有一說自從漢代就有戲法的出現,另有一說更早。直至二十世紀初,一直佔有國際魔術界的重要地位。僅就近當代,就有很多魔術大家,如大天一、楊少亭、陳氏伯仲、曾國珍等。”

“不過中國戲法由於演出環境的限制,大多不用音樂,後有用簡單打擊樂的,民間有“變戲法瞞不了打鑼的”的民諺,說的就是演員與伴奏間的關係。大多節目不用音樂伴奏,而是演員邊變邊用臺詞,即所謂“綱口”,尤其北方戲法更顯突出。”

“中國戲法原多是兩個演員,一個主要演員稱為使活的,另一個助手演員稱為量活的。一般兩個演員長期合作,互相非常瞭解,以至形成死鋼死口,節目也比較固定。”

“每個節目追求精益求精,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可欣賞性強。值得一提的是,演員所用的臺詞與戲法密切結合,即使是包袱兒口也與節目密不可分,而且多是有助於戲法表演,講究嚴絲合縫。”

莫奇點點頭,他對古彩戲法也略知一二,主要是從師傅口裡瞭解,能看出來他肯定就是古彩戲法的傳人,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很迴避這個話題?

呂方繼續道:“原來的古彩戲法只有男演員表演,後據我所知先有海上施湘雲,後有津門張美娟,我親眼見過的有現在的業餘女演員王向梅。”

“據說施湘雲使古彩戲法穿長袍,張美娟剛穿短袖襖、長裙,我見到的王向梅也是長裙。古彩戲法變出的彩物也不盡相同,有大十八件,羽毛花、船、古瓶、魚缸、水碗、火盆、火碟、火爐、大花盆、盤子、玻璃塔等。”

“所用道具觀眾見到的僅是一塊五尺左右的毯子,但身上還要有相應的門子,這是觀眾見不到的,也正是古彩戲法精華的重要部分所在。”

“平時表演使用道具簡單,分大中小戲法,小戲法如繩子、豆子、環子、碗等日常生活用品。中戲法也是生活中能夠見到的如古瓶、魚缸等。這樣使觀眾看著親切,對物件的熟悉,更使觀眾對戲法的效果充滿神秘感。其實看似生活中常用,但每一件道具都是演員根據自身條件和節目的需要,專門量身製作。”

“演出環境簡單:戲法無論大小,以至古彩戲法,原都是撂地演出,四面圍有觀眾,這一點和現代魔術不同,中國戲法的隱蔽面在下面。現在即使搬上舞臺,這一點仍繼續保留。”

“這就對演員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