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是一個圓形金屬道具,兩個助手抬著一段板子上臺,劉世傑走上前,用力捶幾下,證明沒有機關。然後板子被豎著插進圓形道具中心,把它一分為二。
“劉世傑終於下老本,也用上大型道具嘍!”
後臺觀戰的傅彥東調侃道:“前幾場一直是小打小鬧,我還以為他不著急!看來今天是要跟咱們拼命了!”
幾個人哈哈一笑,玩笑歸玩笑,可誰也知道其中的貓膩。傅彥東說的沒錯,今天是劉世傑的生死之戰,鄧男子已經被淘汰,節目組又臨時修改規則,把原本兩場淘汰賽減少成一場,如果今天他再不拼命,以後連機會都沒有!
一看舞臺上的道具就是高階貨,連丁建忠都第一次見,研發魔術道具的公司很多,每個月都有最新產品面世,就算是丁建忠也要經常去參加各種專業博覽會,才能跟得上形勢。
江依燕在一旁伴隨音樂舞動身體,吸引觀眾注意力,劉世傑插好板子,又拿出一個半圓道具,上面蒙著一層半透明紗網,觀眾透過它只能若隱若現看見對面。
他飛快的把紗網裝在圓形道具一邊,然後拉起江依燕,兩個人分別走進圓形道具,一人一個半圓,江依燕那邊有紗網,看來效果要從那邊出現。
兩個助手推起道具,轉一圈展示給觀眾,證明沒有機關暗門。舞臺燈光慢慢暗下來,劉世傑又拿起一塊半圓,這次上面蒙著白布,不透明,裝在自己剛才站立的那一邊。
飛快一轉,白色半圓道具一下子又被轉到江依燕那一半,把她封死在圓形道具裡。後面是透明紗網,前面又被白布半圓遮擋。旁邊燈光一打,觀眾只能透過映在白布上的倒影看裡面的一舉一動。
“有點意思?”
莫奇饒有興趣看著舞臺,他對大型道具真不太瞭解,透過這次比賽還真見到不少有趣產品。特別是丁建忠和傅彥東,他們家底深厚,道具都是高階貨。無論外表還是功能都很不錯,這讓莫奇看的津津有味。
劉世傑回到圓形道具的另一邊,揮舞著雙手,引導觀眾注視江依燕被倒映在白布上的動作。她在裡面擺出各種性感姿勢,透過倒影證明自己還在裡面。
“咦?沒想到熒幕上一直青春可人的江依燕也有性感的時候?”
“廢話,人家是明星,都是科班出身,你沒看好多所謂清純玉女私下多放蕩!”
“嘿嘿,明星也是人,誰還沒個生理需要是不是?”
不少男觀眾議論紛紛,難得見到江依燕玩性感,還挺有模有樣。突然舞臺燈光一黑,一時間什麼也看不見。
“來了!”
後臺幾個人提起精神,現在才是關鍵時刻,前面都是沒用的鋪墊,對於觀眾來說都是錯覺引導。
一般來講錯誤引導法分為兩類,一個是物理行為錯引;一個是心理意識錯引。在實際的應用中,這兩類是相互交融運用。
所謂物理行為錯引,簡單的講,就是在視覺上透過表演者的行為轉移觀眾的注意力,也就是俗話說的“聲東擊西”,以達到錯覺的目的。相應的方式方法有轉換、解釋、模擬、假裝、託辭、藉口等。
比如眼神接觸,最好的方式是在表演前期階段儘量多與觀眾有眼神接觸與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觀眾透過與你進行的眼神接觸產生放鬆感,並同時對你建立起信任感。
還有動作自然,在表演過程中,所有動作都應該自然放鬆,並且要合情合理。美國已故近景魔術泰斗dai vernon的一句箴言:“a large movement covers a small movement“。翻譯成中文的話,就是說:小的動作掩蓋於大的動作之中。
莫奇想到這裡突然有感而發,以前一直在街頭表演,面對面與觀眾交流,第一時間能得到真實反饋而做出臨場反應,可最近上過電視才體會到很大不同。
現場表演中,如果錯引到位,對現場觀眾的效果很神奇,但經電視轉播後,錯引是很難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起作用。
因為電視傳播中有一個特徵,即是一種放大後的現實呈現,觀眾的視野被集中在相對狹窄的電視螢幕上,螢幕上內容即觀眾的聚焦點,因此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格外的放大,而魔術師的語言、眼神、表情等卻很難透過電視實時的傳達出來,無法像現場觀眾般有著全息的沉浸感。
這也是為什麼現場表演容易獲得崇拜值?而電視要靠反覆不停的播出才能有同樣效果。
大約十幾秒,舞臺燈光再次亮起,觀眾驚奇發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