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聽胤礽所言,也道他知道人情世故,心裡讚許,口上卻並不誇獎:“知道了。明天日子好,你侄兒們就要入宮讀書了,明日散朝,你與朕一道去看看他們。”
要胤礽說,他真心不想侄子們、尤其是弘昱到宮裡讀書來的。或者說,他不想在他不是皇帝的時候,皇帝表現出友愛與大度。如果此時他已位登九五,那麼把侄子們弄到宮裡來讀書,顯出他的和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孫入宮讀書,是康熙早就考慮過了的事情,胤礽是無法反對的,他此時想的是與此相關的另一件事:“弘旦已有熊師傅、張師傅教了,現在……他是與侄兒們一道兒呢,還是另有安排?”
“你說呢?”
胤礽猶豫了一下:“有師傅單教著固然不錯,未免太過孤單了。且他與堂兄弟年紀相仿,一道讀書也好彼此親近。”
“師傅還是要的,卻也不好過於離群。張英、熊賜履俱已年邁,有遠離朝堂之意。叫弘旦與兄弟們一道兒罷。”還有一個安排他沒說,弘旦單獨的師傅還是要給的,先讓張、熊二人湊合一下,找到了更合適的,再允許他們致休。
“汗阿瑪想得周到。”
“你也回去歇一歇罷,待朕啟駕,有你忙的時候。”
胤礽在回家的路上又理了理思路,眼下三件事:大挑、讀書、出行。樣樣不由他作主,二把手的感覺糟透了。
回到家裡,淑嘉向他彙報:“小佛堂已經收拾齊了,我從寧壽宮小佛堂裡請了一尊菩薩來。”
胤礽現在的心思卻不在這小佛堂上了,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啟祥宮那裡有什麼新聞麼?”
“那裡倒是平和,就等汗阿瑪親閱之後或留或去了。”拎起手巾投到溫水裡,擰出來給他擦臉。
胤礽配合地低下頭,感受到溫熱的毛巾從臉上敷過,渾身毛孔都舒張了開來,決定睡前要洗個澡。“寧壽宮那裡有什麼意思傳出來麼?”大爺樣地坐在桌子邊,端起了茶水。
淑嘉把毛巾放到托盤裡,也洗了洗手,與胤礽對坐:“皇太后是看中了阿霸垓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家的閨女,也不知道要指給誰了。”
胤礽呷了口茶,摸著下巴:“要是給老十三就好了。”
“?”
能幹一點的皇子,配個弱一點的妻子比較翻不起風浪。大家族的閨女,給個淡泊一點的皇子,才能令人安心。比如這一回,他就希望無母的十三有個實權派的岳父,而十四的岳父最好次一等。馬齊的閨女給十三就很好,或者給十二也行……
“對了,汗阿瑪本月出巡,要帶弘旦一起去。”
淑嘉失聲問道:“你呢?”
“自然是留守京師。”
淑嘉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用意,默不作聲,良久方道:“也好,多見識見識總是好的。旁的還有什麼人隨駕呢?”
“聽雅爾江阿說,汗阿瑪的意思,帶著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十三、老十四、老十五、老十六,簡親王父子也去,旁的還有些拉拉雜雜的人。”
老大老八都去?淑嘉有一瞬間的擔心,馬上又釋然,還不到這個份兒上呢。
想起今天聽到的另外一個訊息,忙向胤礽求證:“今兒三弟妹說,她們家弘晴要入宮讀書了,這是真的麼?”
“不但是弘晴,與弘旦年紀差不多的皇孫都要入宮來讀書了,就在這兩天。”
淑嘉嘴巴變成了0型,吸了一口涼氣:“要備好幾份見面禮了——他們在何處讀書?與弘旦一處?”分開了,顯得自家兒子與眾不同,也是變相被孤立。在一起,難免要扎個堆兒,兒童心理輔導神的,最考驗人了。
“我想叫他們一處讀書,也好練著分辨是非。”
這是非二字,真是意義深遠。“有你教著,我總是不擔心的。”
一整天下來,就這句話比較貼心,胤礽非常自然地道:“那是。”
喂,你可以了!
————————————————————————————————
皇孫們果於康熙所說之日入宮讀書,因為是頭一天來,沒有按照皇宮標準作息開課。弘旦已經溫習完了明天的功課,把今天的功課讀了一百二十遍,聽師傅把含義講明瞭,開始寫大字,才有小太監跑過來:“萬歲爺下朝了。”
弘旦看著寫了一半的紙,把毛筆放到筆架上,慢吞吞地從椅子上下來。一個招呼,隨侍的小太監捧了水盆來。
洗完了手,整一整衣服,他才踱到教室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