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很可靠的樣子,實際上卻會時不時地抽抽風。比如在喪禮上、不該發呆的時候,走個神、犯個二什麼的。
裕親王福全,與他的關係不好也不壞,單純就伯侄關係來說,是屬於路人型的關係。要不是康熙對福全好,胤祉對於福全都想當他是空氣的。在福全的喪事上,胤祉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
而胤祉本身也有點佈景板的意思,皇三子呢,放到京外絕對是一號人物,他的門人都能橫著走一走。但是放到京城裡,他就不算很出彩了,老大、老二是兄弟裡面最耀眼的,老四本人很有個性,老八是後來者居上,年長的皇子裡,他只比老七好那麼一點兒,與老五持平——老五還與皇太后新近呢。他也就靠著書讀得好,才小有一點名氣。
他很無聊,無聊到開始觀察他家兄弟,還好,這一回他沒把心思動到自己的頭髮上。
然後,他就覺出一絲不對來了。
喪禮很正常,但是出殯之後,有個人的表現就很不正常。裕王出殯之後皇太子病了,他家大哥居然忍住了沒有胡說八道?三阿哥發揮了做學問的精神,仔細一想,近兩年來太子病了幾回,好像每回都是這樣?
胤祉真是太閒了!也沒辦法的事兒,死了親大爺,不能唱戲不能擺酒,不能召集一堆文人秀士開PARTY,留京兄弟裡能人還不少,用他管的事兒太少,只好閒琢磨了。越琢磨越像這麼一回事兒。
太子本身與大阿哥不和,現在大阿哥又這樣,太奇怪了!閒得蛋疼的皇三子注意起他大哥來了。
就像寫論文一樣,不少大學生寫論文一樣,都是先立一個題目,在找資料之前就已經確定了立意、結論,所找材料都是用來證明自己先擬定的題目的。如果有相合的就留下,相悖的就不予採用,當成沒看完。
胤祉帶著寫論文的心態去研究他大哥,認定胤禔有貓膩,越看他越像在辦壞事。仔細回憶胤禔的舉動,越想越像那麼一回事兒,去年就這樣兒了。老大在太子重病之後,表現得都不太像是他自己了,沒有過多地說幸災樂禍的話,他就離開現場了,他那時都幹嘛去了呢?
胤祉有種鑽研學問的精神,不弄明白覺都睡不好,乾脆派人去盯胤禔的梢。心裡還在悄悄盼望:老天爺,叫我二哥多病兩天吧。
胤礽正在養病,當然要病著。胤祉的手下終於帶回了一點訊息:直郡王經常性地跑報恩寺。直王要是念佛的居士,豬都能飛天了,這一定有什麼不對!胤祉與胤禔的關係也不怎麼樣,揪個小辮子在手裡也是好的。
三阿哥下了決定:“找個人混進去,看一看。”
報恩寺不是那麼好混的,雅爾江阿家的眼線打入內部許久還沒混進去呢。胤祉卻不這樣想,他尋一會說外地方言的門人,剃光了頭,弄了張度牒,就這麼光明正大地過去了:“去看看我大哥都忙些什麼呢。放心,回來我給你還俗。”
您就是不讓還俗我也沒辦法啊,我全家都是您門下的包衣呢,都得聽您的啊。哭喪著臉兒,被迫當了和尚的門人往報恩牆裡當電燈泡去了。
門人根據胤祉的情報,選了胤禔到報恩寺的那一天過去,事先也是粗通佛經的。看了胤禔先是大驚,然後用不標準的官話嘆息:“真是位貴人啊!”
胤禔跳下馬來,一甩辮子:“你這和尚,倒是有趣。”
“阿彌陀佛。”
“這京裡又有幾個不是貴人的?你倒說說,我貴在何處?”
就知道你是皇長子我才來的,尼瑪上回你跟三爺嗆聲的時候我在旁邊兒看著呢!門人還要故作高人狀,拿著答案往試卷上抄,把胤禔誇得飄飄然,還隱隱流露出‘你將不止於此’的意思。
胤禔樂了,問道:“大師從何處來?”
“從來處來。”
“往何必去?”
“往去處去。”
對話得很中規中矩,倒是他說胤禔有貴相讓胤禔感興趣,邀他進來坐坐。:“這是我家廟,不掛單的,不過大師倒是不妨小住幾日。”
門人就是這個目的:“如此,叨擾了。”真爽!能把個王爺這樣忽悠,這樣的機會這輩子都不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回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啊。裝模作樣地整一整直綴,門人進門了。
進去一看這廟裡的韋陀雕塑,果然是不留宿、不管飯的。
被安排進了一間還算不錯的房裡,門人又把胤禔好一通拍,拍得胤禔大方地表示:“你多住幾天吧。”再多說點我喜歡聽的話,給我一點信心的鼓勵嘛。
混吃混喝就是這樣容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