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經過壓縮的——也絕對稱得上新鮮。
林海覺得猜到了這部電影的拍攝意圖,恐怕正是和數字電影有關。
是的,雖然dvd的標準是東芝和索尼搞出來的,但是數字電影技術則主要由美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推動。
這樣來看,這部名叫《東京之眼》(tokyo-eyes)的電影,實驗意義更大些。
……
如果只聽片名,很多人可能會下意識聯想到摩天輪。
實際上《東京之眼》和摩天輪沒半毛錢關係,這就是一部講述“眼睛”的電影。
故事是這樣的——
在東京街頭出現了一個神秘的“四眼狂徒”,他利用手槍對社會敗類施以私刑,但是每次都不能命中(刻意為之)。他行蹤神秘,令警方束手無策,直到“四眼”遇上少女日奈,愛情令“四眼”人間蒸發,回覆原貌“k”……
“說起來你的名字也是k,如果早遇到你,選角導演就不用那麼發愁了。”
澤維爾頗為惋惜的說。
在他看來,林海的形象氣質甚至年齡都很適合這部片子,最重要的是懂法語,和導演交流起來不存在障礙,這是作為男主演的武田真治所不具備的。
至於林海有沒有演技,澤維爾直接忽略了。
到了一定層次,藝術是觸類旁通的,構建音樂意向,本就需要極佳的畫面感。
不過拍都拍完了,說這些也沒用。
……
林海按下暫停鍵,問澤維爾:“你打算怎麼改?”
他沒看過這部片子,對劇情一無所知,但是透過音樂語言,大致能猜到是怎樣的風格——荒誕中透著審視、尖銳但不激烈的矛盾衝突,以及淡淡的悲劇色彩。
不用說,實驗性文藝片沒跑了。
看來不是日本人抱法國大腿,而是法國人抱日本大腿——
大部分導演一生中都免不了要拍些實驗作品,畢竟電影技術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