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聞;這時看人生,問題不是如何發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奮鬥操勞,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有的那寶貴的剎那;不是如何虛擲精力,而是如何儲存這股精力以備寒冬之用。這時,感覺到自己已經到達一個地點,已經安定下來,已經找到自己心中想望的東西……”在此階段,人已成熟,是生命最充實,最富內涵的時期。如何在自己的這一可望收穫的金秋季節,陶冶情操,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愉悅人生,總結人生,是當務之急。
春華秋實,是說春天開花,秋天結果,經過近半年的耕耘和勞作,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人生也是如此!歷經六十年的人生道路,世事變遷,也應該悟出些什麼?六十年的辛勞,是應好好休息了;過去的奮鬥操勞,應畫一個句號了。但“行百里路半於九十。”,六十年的奔波操勞,於人生也只是前半生:奮鬥的半生;以後則是悠閒自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回顧總結的半生。要做好總結,也必須要有好的身體;要有好的身體,必須要有好的心態。心情愉快是健康長壽的保證。俗話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對於老人,高官難覓,高薪難掙,唯有高興,是“取之則來,舍之則去”的,是可以自己創造的一種氛圍。天天高興,當然會長壽。長壽而健康,才能給人生畫一個滿意的句號。這種“高興製造”,是可以首先做到人人平等的大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切莫等閒視之。古人云:“能近取譬,是為仁之方。”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借今日的聚會,好好地樂一樂。我提議讓我們共同舉杯,祝大家工作愉快,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最後,我代表我和我夫人,再次感謝諸位光臨聚會的貴賓。
謝謝!
2000年9月19日
談管理
談 管 理
上次犯了個錯誤,談寫作,用了個“論寫作”的標題,事後思量,總覺得不妥。雖然後來改回來,還是有些不能原諒自己,覺得從頭起就錯了,錯在“根”上,太不自量力了。小頭用了頂大帽子,看起來就是彆扭。這次就乖巧多了,不再用什麼“論”的字眼了,那好像是關乎學術或是學問方面深層次研究和探討的專用語。牽涉些普通的常識,泛泛地議議管理,尋常老百姓談管理應是沒錯的了。
不過,管理可真是一個大題目了!小的莫過於家庭,大的莫過於世界、國家,都離不開管理。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投身事業就不會分心;國家要治理得好,就會民富國強蒸蒸日上;多元化的世界,要和平共處,也還少不了聯合國協調性的管理。企業和工廠的管理,,是一個較為廣泛、普遍的課題,所以,一提起管理,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通常被叫做企業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80年代就喜歡談學習日本和美國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工廠或是企業裡,廠長或是總經理辦公室的牆上,就都貼上了一張以他們為寶塔頂點的管理細化流程圖:即按照廠長或是總經理負責制,貫徹下去,下達到幾個科室和車間;再就是小組或工段,等等。當然,這是縱向的垂直領導關係;同級的科室或車間之間還有橫向的協作關係,等等。其實,這也可以說是多此一舉的,沒有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前,廠裡或企業裡領導的上下層次關係不也就是如此,而且,大家都一清二楚,並無疑義。不過,也可能有總比無好,有了這麼一張表格,管理體系躍然紙上,不是更形象化了些、更具體了些。但管理的根本,也還是要從基礎做起,就是從個人做起。每個個人都自覺地做好了,集體哪能不好!管理的道理是很簡單的,但隨著工廠或企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員工越來越多,而且還越來越分散,不僅僅侷限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甚至是跨國的、世界範圍的,這樣,簡單的事情就變複雜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直接管理就不可能了。管理的細化就成了一門學問,一項系統工程。
要做好管理,管理好一個大型的跨國企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管理的道理依然是很簡單的,萬變不離其中,九九歸一、殊途同歸:一句話,從自己做起;再具體一點,從每一天做起。中國自古以來的俗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意思就是今日之事今日畢,認真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其實這就是管理的精髓。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可就複雜了。一個人管好自己,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全靠自己自覺;否則,素質不好,要好也難。一個人管數萬人、數十萬人,那可就真難了,人都不認識,見面的機會也沒有,直接管理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如何管理?這就成了一門學問,一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