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慾望,想開啟一箱珍寶——潘多拉的箱子。希臘人的想像是美麗的。他們大都把人性就當人性看待,但是基督徒或許會說他們是被“總有一死”的命運所支配。但是總有一死的命運是美麗的,人類在這裡可以理解,人生可以讓自由推究的精神去發展。有些詭辯家認為人性本善,有些卻認為人性本惡,可是他們的理論總沒有像霍勃王(Hobbes,十五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和盧梭(十六世紀法國的哲學家)的互相矛盾。最後,柏拉圖認為人類似乎是慾望、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理想的人生便是在理論、智慧、真正理解的指導下,三方面和諧地在一起生活。柏拉圖認為“思想”是不朽的,不過個人的靈魂之或賤或貴,根據他們是否愛好正義、學問、節制和美而定。在蘇格拉底的心目中,靈魂也是一種獨立和不朽的存在;他在“費度”(Phaedo)裡告訴我們說:“當靈魂獨自存在時,由肉體解放出來,而肉體也由靈魂解放出來的時候,那時除死亡之外還有什麼呢?”相信人類靈魂的不朽,顯然是基督教徒、希臘人、道教和儒教的觀念上相同的地方。相信靈魂不朽的現代人,當然不能抓住這一點當做話題。蘇格拉底對靈魂不朽的信仰,在現代人看來,也許認為毫無意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