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友和同僚也必要時常設法解釋他不能迎養的理由。從前有一個人,因回到家裡時父母死了,即不勝悲憾,說了下面這兩句話: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

我們應該可以假定如果人們能過一種詩意的生活,他就會拿晚年當做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代。他非但不會再畏懼老年,而且反將希望這個時期早些來臨,當它是一生中一個最美好最快樂的時期,而時常來先預備去享受它。我將東西兩方的生活拿來做比較的時候,覺得兩者之間雖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絕對不相同的實在只有這個對於老年的態度這一點。這態度在東西兩方絕對的不同,而且區別分明,毫無折衷調和的餘地。兩方對於性,對於女人,對於工作娛樂和成就,在態度上雖是不同,但其不同之處都不過是相對的。例如:中國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和西方的夫妻關係,根本上沒有什麼很大之分別。即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此外如對於個人的自由、民主制度、人民和統治者之間的關係等等的觀念,實在也並沒有什麼極大的不同之處。但對於老年一事的態度,則兩方的態度竟絕對的不同,所持的見地竟絕對的相反。這一點在向人詢問年齡和說出自己的年齡時,就可以極明白地看出來。中國的習慣在拜訪生人時,問過尊姓大名之後,接下來必問他貴庚。如對方很謙虛地回說只有二十三或二十八歲,則問者必以“前程遠大後福無量”一語去安慰他。但那人如回說已經三十五或三十八歲,則問者便會表現尊敬的態度,而贊他好福氣。總之所回報的年齡越高,則所受到的尊敬越深。如答話的已經五六十歲,則問者必低聲下氣地以晚輩自居,表示極端的尊敬。所以凡是年老的人,如可能的話,都應該到中國去居住。因為在那裡哪怕是白髮龍鍾的乞丐,他討起飯來也比別人容易些。中年的人常希望快些過他的五十歲生日,得意的商人和官員常大做四十歲的生日。但是五十歲生日,即所謂年已半百,更為人所重視。以後每隔十年必做一次壽,六十歲的生日比五十歲更快活。七十歲的生日比六十歲更快活。如能做八十歲的生日時,更將被人視為得天獨厚。頷下留起長鬚來,是祖父一輩人的特權。沒有到這資格的人,例如還沒有孫子或年齡未過五十者,如若留須,常會被人揹後譏笑。因此,年輕的人也都喜學做老成持重,抱著和老年人相同的見解。剛從中學畢業的少年書生,已在那裡寫“青年應知”和“青年應讀”等類的文章,並以為父母者的態度而討論青年的墮落問題了。

第八章 家庭之樂(9)

我們如瞭解中國人之如何珍視老年,便能明瞭為什麼中國人都喜歡倚老賣老,自認為老。第一,照中國的禮貌,只有長者有發言的權利,年輕的人只許靜聽。所以中國有“少年用耳不用口”那句老話。凡有年齡較高的人在座時,年輕的人只許洗耳恭聽。世人大都歡喜發言而受人聽,因此,在中國必須到相當的年齡才有發言權利這件事,便使人期望早些達到老年,以便無論到什麼地方都可以多說幾句話。這種生活程式之中,人人須循序而進,每個人都有同等達到老年的機會,而沒有一個人能躐等超前。因此,當一個父親教訓他的兒子時,如若祖母走來插口,那做父親的便須停口,謹敬恭聽。這時他當然很羨慕那祖母的地位。年老的人能說:“我所走過的橋比你所走過的街還要多幾條。”因此,以經驗而言,年輕的人在長者面前,沒有發言的權利,自只能洗耳恭聽,這是很公允的。

我雖然已很熟悉西方的生活,並很明白西方人對於老年的態度,但有時所聽見的話仍使我非常詫異,很出我的意料。這種使我奇異的態度,常有所遇。我曾聽見過一位年老的婦人說,她已有幾個孫兒女,其中以長孫兒使她受到的感觸最大。她的意思是長孫兒已如此長大,將反映她自己的年齡之高。我很明白美國人最恨別人說他已老,但我意料不到他們的畏懼心竟會到這個地步。五十歲以下的人大都希望旁人視他為依然年富力強,這很在意中。但是一個頭發已經花白的老婦人,在旁人提到她的年齡時尚要顧左右而言他,實在使我覺得出於意外。當我在讓一位老者先走進電梯或公共汽車時,我心中自不免有認為他已老的意思,但我總不敢形之於口。有一天遇到這樣一件事時,我無意之間說了出來,不料那位很尊嚴的老者於坐下去時,竟會向坐在他下手的太太用著譏笑的口氣說我:“這年輕的人,竟以為他比我年紀輕的多啊!”

這種情形太缺乏意識,使我不解其所以然。我很諒解年輕和中年未嫁的女人因為保愛其青春,所以不願意將年紀告訴旁人。中國女郎達到二十二歲而尚未出嫁或定親時,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