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胡斐小時候曾與平四叔到過江蘇成子湖湖畔,該處景色幽美,柳樹垂繞,村落散佈在湖畔四周,湖泊遼闊,更與洪澤湖結合而成,雖比不上太湖的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然其隱密之境,卻是第一首選。這日他與兩童來到管家村,見山巒秀麗,風光明媚,便在村外不遠處找塊林內空地,花了數日搭起一座簡易茅屋,三人住了下來。

管家村距離泗陽縣不過二十餘里,村內漁獲都上城裡販賣,胡斐雖是外地來者,但要找份工作餬口倒也不是什麼難事,進城時再買些小鴨小雞回來養,繁殖長大後再帶至城裡販售,衣食當可無缺,閒暇時則是帶著兩童專心練武,三人過起簡樸的鄉民生活,倒也頗為自得其樂,不受外界干擾。

過得月餘,三人逐漸融入管家村的緩慢步調生活,那隻小花貓在兩童悉心照顧下,成長極快,已經脫離幼貓階段,卻也更加頑皮起來。其時正值寒冬之際,茅屋乃克難搭建而成,終究無法抵擋即將來臨的酷寒氣候,胡斐當即賣了兩匹馬,顧工蓋了間小木屋,雖比不上尋常瓦屋的堅固,但木屋冬暖夏涼,就地取材,花費省了很多。

忽忽數月過去,轉眼農曆年就要到來,胡斐工作之餘,埋頭苦練九融真經,雖只短短數月,卻已將“陰陽融合第三重功法”修練完畢,進境之快,連他自己也是頗感驚訝,欣喜之餘,參習更勤。他練完第三重功法,便已不畏寒暑,武功也已恢復了四成,當下再練第四重功法,雖覺艱深奧妙,但與他家傳“白狐心傳”仍是相同一路功法,練來毫無窒礙,進展依舊十分神速,才吃過臘八粥不久,竟連第四重功法也已修習有成。

要知胡斐本已練就一身高深武學功法,並非初學乍練的生手,雖說“九融真經”乃曠世武學鉅著,然所謂一法通,則萬法皆通,武學到了臻境,殊途同歸,重點在於體悟書中精要,那麼練來自是得心應手,進展有如一日千里了。他循序漸進的照著經書上所載功法盡數參詳領悟,依法練成,功力日深一日,陰陽聚合,神氣精旺。

光陰荏苒,他與兩童幽居林內,清靜無擾,至此時已一年有餘,九融真經中的九重功法竟爾功行圓滿,其間經歷了《融氣》、《養氣》、《練氣》、《行氣》四大階段,這九重功法即是《行氣》最大關鍵,練成後體內真氣流動,貫注全身經脈,真氣隱於形,隨式而出,從容自如,乃上乘武學之最高境界。

這日午後,他將經書從頭至尾翻閱一遍,揭過最後一頁,見到慧光大師自述書寫真經的經過。他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盡覽群書,雖道僧有別,但脈絡相承,原意相合,就只人為枉念,將以區隔開來,未免淺薄狹隘,難有恢宏氣度。某日機緣巧合,得以借觀“九陰與九陽論述”一書,雖深佩兩部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微奧妙,但“九陰真經”一味崇揚“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這才有了“九陽真經”的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出現。只是“九陽真經”過於注重中和陰陽二氣,陰與陽互濟而不融,無法做到陰陽同時俱增的境界,殊為可惜,因此便動念將這“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兩者合一,相融同修,以臻大同。

胡斐掩卷思索,對這位慧光大師不偏不倚的武學至理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九陽真經原可稱為《陰陽並濟經》,單稱《九陽真經》以糾其枉,還是偏了。慧光大師則是融合兩部真經精髓,陰陽並重,不以中和互濟為足,卻是更進一層的來加以融合運用,真正做到練一法而得雙修之境,陰陽俱增,互濟互融,直入武學臻境。”

這些日子來,他漸登武學最高殿堂,印證家傳“白狐心傳”功法,更是心領神會,知道真正的上乘武學乃在悟道解惑,絕非一味猛練可得,縱是孜孜兀兀,竭力修習,殊不知人力有時而窮,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結果往往飲恨而終,無法練就真正的上乘武功。這門《九融真經》功法原本難練難成,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所幸胡斐已有《白狐心傳》道家根基,對於書中各種運氣導行、移穴使勁的法門,試一照行,便毫不費力的做到了。

胡斐當下再將“陰陽融合第九重功法”盤腿而練,只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則收,全憑心意所之,周身百骸,當真說不出的舒服受用。待得運氣已畢,他步出屋外,但見春意盎然,花香撲鼻,精神為之一振,忽地聞得屋後劍刃劃空響然,知道是瑤瑤和雙雙兩童正在習練達摩劍法,當即踱步繞了過去瞧瞧。

兩童經得年來好生養息,身子豐腴不少,個頭也長高許多,雖還只十歲稚齡,但自練武以來,身強體健,已非藥蠶莊時的一臉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