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光速是1級曲速引擎技術,11…20倍光速是2級曲速引擎技術,以此類推,10倍光速為一個級別,達到90…100倍光速的時候就是10級曲速引擎!
而超越100倍光速的曲速引擎則被稱為超曲速引擎,這是屬於高階宇宙文明的玩意,初中級宇宙文明很少有能發展出來的。
已經全面發展起來的帝國,眼光早就已經放眼宇宙星空,自然而然對於曲速引擎的研究也被提上了議程。
以目前帝國的科學技術是很可能將曲速引擎給製造出來的,制約其中的三大影響,材料、龐大的能源、方法!
材料方面,用於曲速引擎的材料肯定不是目前使用的材料能夠相比,這不單單是說硬度的問題,而是要從原子的角度去按照設計的需要構建材料!
宏觀上的東西是很好的處理的,冶煉材料的時候,需要什麼配比啊,製造步驟什麼的,科學家們都可以很容易的就慢慢的摸索出來。
但是從原子角度去設計和製造材料,這還是從來沒有過的,因為目前的科技根本就沒辦法在如此小的世界內去進行細緻的構建,一個原子實在是太小了,即便是一塊很小的材料,構成它的原子也有無數個。
想要從原子角度去建造材料,這其中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單單是如何影響原子,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願去排列,這就是一個足夠讓科學家們抓狂的事情了,更何況是實現大規模的原子構造來製造曲速引擎需要的材料。
單單是一個材料問題就是需要科學家們好好的去研究,畢竟曲速引擎需要龐大的能量,強大的磁場,這些都會對材料產生嚴峻的考驗,材料不合格,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第二個問題,龐大的能源,這個問題對於目前的帝國來說相對還是比較好解決的,畢竟早就已經研究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
可控核聚變技術應該是除了正反物質湮滅外能夠獲得的最強大的能源技術了,對於曲速引擎技術而言,核聚變技術提供的能源應該是足夠的。
這一點帝國的科學家們還是有著自己的信心,如果核聚變技術產生的能量都不能滿足曲速引擎需要的話,那麼人類暫時就歇了這個心思好了,能源的重要性絲毫不會比材料的重要性低!
至於最後一個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方法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理論!
地球的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大致的預言出製造曲速引擎的理論,但是這些理論都是根據當時的技術和認識去推測的,都未經過驗證,雖然說大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很多細節的地方肯定是漏洞百出。
不過,在一塊,帝國的科學家們絲毫不用操心什麼,得到了阿爾法文明種子的劉清泉,能夠給帝國的科學家們最正確的指引。
具體的理論方面對於帝國科學家沒有絲毫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分析下來,似乎曲速引擎的三大難題,帝國的科學家們只需要去專攻第一個難題,材料問題!
其他的兩個難題以現有的條件完成是能夠實現的,能源依靠強大的核聚變能源技術,方法根據阿爾法人摸索了千萬的,最成熟的方法和理論,相比帝國的曲速引擎技術,只要研究出來,肯定不是最初級的曲速引擎。
材料問題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雖然劉清泉也有阿爾法人科技資料,但是他現在越來越不想過多的去幹預帝國科技的發展,有外掛是好的,可以大大的提升發展的速度,但是總是依靠外掛,也是很容易出問題。
就相當於一個玩遊戲的人一樣,你習慣性的依賴開外掛來玩遊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賴性,本身的天賦和能力慢慢的也就會埋沒其中,一旦失去外掛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去玩這個遊戲了。
用到文明的發展,科技技術的發展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時候開始的時候艱難一點其實有好處的,太順了反而容易出問題!(未完待續。)
第20章,原子角度打造材料
目前擺在帝國科學家面前的第一道難題,也是最大的難題,那就是製造出能夠用於曲速引擎的材料來,從原子角度去構建材料。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有可能在原子尺度上人工合成材料,例如,原子團簇、團簇材料、線性鏈、多層異質結構、超薄膜等,這些材料的特徵是維數低,對稱性減小,幾何特徵顯著。
但也僅僅是有可能,真是實際操作起來的時候,很難真正意義上的說從原子的角度去打造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原子的單位實在是太小了,現在的科學技術頂多就只能做到奈米級別,而原子比奈米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