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部分

“可以在小行星前段安裝一個太陽帆裝置,依靠太陽風的力量,可緩慢拖動小行星,這個方法更加安全一些!”

“不行,這個方法耗時實在是太久了,而且我們是要拖動的小行星往太陽系的內圈走,這個太陽風你確定可以?”

接連否定了好幾個科學家的提議和方案,一時之間大家也想不出別的方法,一個個皺著眉頭,苦苦思索。

“我覺得我們可以用一個巨大網格先將小行星給包裹住,然後利用大推力的宇宙飛行器拖拉小行星!”白風靈想了許久,緩緩開口說道。

“你的網格準備用什麼材料?普通的材料根本就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拉扯力!”立馬有人提出自己的疑問。

“使用碳纖維材料製造的繩子足夠了,一根頭髮絲細的碳纖維都可以掛起幾噸重的東西,我們將碳纖維材料製造成粗大一些的繩子,完全是可以承擔起拖動小行星的任務!”

白風靈所說的碳纖維材料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它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碳纖維“外柔內剛”,質量比金屬鋁還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並且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徵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

其他科學家聽了也都點點頭,碳纖維材料如果編織成足夠大的繩子確實是可以用來拖動小行星,這種材料強度大、柔~軟可隨意塑形,依靠太空梭可以很簡單的就在小行星上面編織出一張網來,拖動小行星還是具有可行性的。

“那你需要多大推力的宇宙飛行器才能將小行星給拉動?”解決了材料的問題,科學家們又提出新的問題,一個個問題解決了,那麼事情就辦成了。

“裝備了核聚變動力的宇宙飛船就足夠了,我們並不需要一直拖動小行星,只需要將小行星脫離原來的軌道,然後依靠太陽的引力,計算好位置,讓小行星重新形成一個經過地球的新軌道,等小行星快要到達地球的時候,我們再一次拖動小行星,再依靠的地球的引力將小行星捕獲,形成環繞地球的軌道,成為地球的一個衛星!”

“只要它成為地球的衛星,那麼剩下的就是等著我們慢慢的去開挖上面的各種資源了!”白風靈將自己的計劃詳細的說了出來。

“嗯,這個方案好像真的是個不錯的方案,可行性還是非常高的!”江志鵬沉思許久,點點頭,白風靈的方案還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特別是對於那些質量還不算太大的小行星。

“我也覺得這個方案還非常不錯,特別是那些小一些的小行星,像那些幾百萬噸的小行星,我覺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於要拉動上億噸的小行星,我覺得還是要先進行一下嚴密的計算!”其他科學家也紛紛點頭。

“我覺得大家這裡討論來討論去的,還不如進行實驗,我們現在的鄭和號可是目前推動力最大的航天飛行器,我們完全可以在這裡先進行測試一下,拖一顆試試看不就知道了嘛!”(未完待續。)

第31章,抓捕小行星

說幹就幹,被燃起興趣的科學家們都是實幹派,討論來討論去的還不如直接先抓捕小行星試試看,嘴上功夫再厲害也不如實幹。

“地球那邊已經同意我們進行抓捕小行星的實驗,但是要求我們先不要操之過急,可以先從小的小行星開始!”

江志鵬大聲的說了出來,意思很簡單,申請透過,但要求大家先從小的石頭玩起,等經驗足夠了再來玩大石頭。

“我們的右前放10000公里處有一顆直接十幾米以內的小行星,根據光譜色波分析,應該是一顆含大量金屬的小行星,重量應該在100…250萬噸左右,比較適合新手刷經驗!”立馬有科學家尋找到目標,說話的時候都帶著笑意。

“200萬噸左右?就它了!行動代號小白刷經驗!”江志鵬聽完猛的一拍大聲的說道。

“嗚啦啦,幹活了兄弟們,我們要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抓捕小行星的!”年輕的科學家們立馬歡呼起來,所有人都開始全部緊張的投入工作之中,為第一次抓捕小行星做準備。

“滴滴~~”運轉起來的科學家們非常高效,很快關於這顆小行星的所有資訊都被輸入電腦之中,並且生成3d虛擬影象。

“小白移動速度41。12公里每秒,自傳週期30秒!”

“小白重量198。234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