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組合機率再小,也架不住使用超級計算機龐大的組合,總有那麼一些組合是可以成功的,生物研究院目前已經獲得了很多組成功的組合。

當然這些組合都是演化儀執行、計算的結果,是否真的能夠有效還是要以實際的實驗為依據,不過大多數情況得到的組合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和作用,比如將透過基因重組讓沙棘開出映山紅一樣的紅色花朵,梅花開出三角形花等等。

這樣的組合是沒有太大作用和意義,或者說暫時還沒有太大的作用和意義,而真正想要的組合卻是非常難得的。

當然這些基因組合肯定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的,只是這些都是各個國家機構、企業的機密,根本就不會對外公佈。

你可以買到他們轉基因的種子、產品,也可以看到他們拿出的某種成功轉基因產品,但是絕對不會告訴外人他們的組合的規律和方法。

當然劉清泉種子空間中是有阿爾法人的各種研究出的規律和方法,不過劉清泉並不打算拿出來,如果什麼都直接拿出來,這科學研究就完全沒有意義,科研、科研總歸還是要老老實實地、腳踏實地的去摸索。

能夠拿出基因解碼器和重組演化儀已經算開了最大的作弊器了,有這兩樣東西,研究生物基因技術的時候就可以節省無數的時間和精力,把沒有含量的工作給省略,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開拓性的研究上面。

其實如果只是單純的得到幾種能夠快速的綠~化黃土高原的植物,水娃早就已經獲得了很多種組合,用駱駝草、竹子、象草三種植物組合出的新植物。

擁有駱駝草一樣的龐大的根鬚和耐旱性,同時又有竹子的快速生長特性,還擁有象草的汁多、清甜,是一種非常優良的牧草,這種新型草類植物被水娃帶領的團隊命名為旱竹草。

和皇竹草一樣都是人工選種,透過雜交、基因重組而成的非自然進化的物種,同樣都是一種高效、優良的牧草,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

不夠相比皇竹草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只適應生產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水娃等人搞出來的旱竹草卻是可以生長在更為廣闊的乾旱地區。

這樣優良的牧草都被研究出來,按理說水娃應該差不多可以高興的宣佈自己家鄉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黃土高原的人可以透過種植這些牧草,大規模的去養殖牲口,發展畜牧業,未來黃土高原未必不能成為另外一個阿根廷潘帕斯般的畜牧區。

但是顯然光靠這個旱竹草並不能完全令水娃滿意,水娃還看中了另外一個國際新興的課題專案——能源植物!

所謂能源植物,就是指那些透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轉化成不含氧的碳氫化合物的一類植物,這類植物的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學成分與石油的化學成分相似,故又稱為“石油植物“,又因為這類植物以木本植物居多,故又稱之為“能源樹“。

這類植物合成的分子結構類似於石油烴類,如烷烴、環烷烴等,富含烴類的植物是植物能源的最佳來源,生產成本低,利用率高。

目前已發現並受到能源專家賞識的有續隨子、綠玉樹、西谷椰子、西蒙得木、巴西橡膠樹等。例如巴西橡膠樹分泌的乳汁與石油成分極其相似,不需提煉就可以直接作為柴油使用,每一株樹年產量高達40l。中國海南省特產植物油楠樹的樹幹含有一種類似煤油的淡棕色可燃性油質液體,在樹幹上鑽個洞,就會流出這種液體,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油。

目前國際上對於這一塊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的60年代初,發展於70年代,到80年代之後迅速發展。

1986年美國加州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卡爾文博士在加州福尼亞大面積地成功引種了具有極高開發價值的續隨子和綠玉樹等樹種,每公頃可收穫120—140桶石油,並作了工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提出營造“石油人工林”,開創了人工種植石油植物的先河。

至此在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開發研究能源植物的熱潮,許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開發研究計劃。如日本的“陽光計劃”、印度的“綠色能源工程”、美國的“能源農場”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計劃”等。

隨著更多的“柴油樹”、“酒精樹”和“蠟樹”等植物的發現及栽培技術的不斷成熟,世界各地紛紛建立了“石油植物園”、“能源林場”等,栽種一些產生近似石油燃料的植物。

英國、法國、日本、巴西、俄羅斯等國也相繼開展石油植物的研究與應用,藉助基因工程技術培育新樹種,採用更先進的栽培技術來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