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崖壁繞峰而去。奇怪的是鶴,獅去路相同,都隱沒在右側峰壁盡處。
慧真子心覺有異,凝神靜聽,果然那嘯聲中夾雜一縷蕭音。
那蕭聲雖然不大,柔音嫋嫋中卻似含蘊著無上威力。慧真子聽一陣,只覺心神不寧,幾乎要隨那蕭聲起舞,不由大驚,趕緊收斂心神,氣沉丹田,神聚靈臺,微閉星目,運起內功。
這時楊夢寰等,也被那簫聲吸引住了,三人功力較淺,感應更烈,慧真子心裡一急,正想出手點住三人穴道,那蕭聲卻倏然停住,餘音嫋嫋散入高空。
楊夢寰清醒之後,問道:“師叔,這蕭聲有點怪道,音律靡靡,動人心魄,弟子以本門內功心法,仍難制止心猿意馬,幾隨蕭聲起舞。”
慧真子沉吟一陣,道:“剛才蕭聲,是武林中一種極高內功。據我所知,天下有此功力的人實在不多,莫非那玉蕭仙子也趕到了括蒼山來了嗎?真要是這個女魔來了,你師父處境,實在危險極啦。”
楊夢寰追問道:“那玉蕭仙子是什麼人,難道比八臂神翁聞公泰、天龍幫主李滄瀾等還厲害嗎?”
慧真子點點頭,道:“玉蕭仙子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能夠說得出,很少人見過她,但她那柔靡的蕭聲卻經常在江湖上出沒,有有不少武林高手,就栽倒在她那玉蕭聲中。因為那蕭音聽起來極盡柔音婉,帆江湖上就送她一個玉蕭仙子的綽號。傳說玉蕭仙子是一個愛穿黑衣的女人,臉上也經常蒙著黑紗她就是這樣一個出沒無常的怪人,但她究竟是什麼樣子,還沒有人見過她的真面日。”
慧真子話剛說完,又遙聞幾聲鶴鳴獅吼傳來,這次聲音越發淒厲刺耳。慧真子心中一動,道“我們過去看看。”說罷首先躍下突巖,帶著夢寰等向左面峰角繞過去。
拐過幾個彎,眼前境界突然一變,一道深谷繞著山峰,曲折伸延而入,谷底足足有三四丈寬地勢平坦,奇花雜出,山風拂面,香氣襲人,兩邊山色凝翠,谷地碧草如茵,風景如繪,那一獅一鶴卻是不知去向。
四人施出輕功,沿谷底奔跑一陣,繞過幾十座山峰,天色已經不早。慧真子見夢寰和霞琳等人臉上都微現倦容,遂停住步回頭笑道:“這谷底溫暖如春,風景又好,我們先在這裡休息一下。再走!”
這時候太陽已快下山,晚霞流照,回光反射谷底,蒼松翠柏,吃夕陽一照,愈覺得青翠鮮凝。霞琳仰臥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紅雲變幻,嘴角笑意盈盈。不知在想什麼。;慧真子卻是星目四顧,默查四周山勢,不時用手在草地上劃來劃去,忽然一躍而起,走近崖邊,提聚丹田真氣,脊背貼在石壁上,一個身子蛇一般向那千尋削壁上升去,百多丈立壁斷崖不過一盞熱茶工夫,已然升上峰頂。
楊夢寰低聲向童淑貞道:“三師叔壁虎功實在不錯,一口能升百丈,我只能上三四十丈就不行了。”
童淑貞笑道:“那你比我強多了,我大概只能升二十多丈。”
夢寰正待答話,霞琳忽然叫道,“寰哥哥,有人來了。”說著話,挺身坐起,童淑貞楊夢寰一齊轉過頭看去,果然東邊走過一個青衣少年,步履輕逸,看上去走得很慢,其實迅速驚人,眨眼功夫,已到三人身後。夢寰連人家面貌還未看清,只聽一聲冷笑,青衣人已從三人身後過去,三個人都不覺轉過頭去看那青衣少年背影,這一留神細看,楊夢寰、童淑貞都嚇得心裡一跳。
原來那青衣少年,兩腳並未落在實地,只踏在谷底青草上面,這草上飛行功並不算太難,楊夢寰自信也能來得,難在人家一口氣走這樣遠的距離,因為草上飛行的功夫,全憑丹田中—口真氣,功夫好的一口氣也不過走個三五十丈遠近,而這青衣少年一段行程,少說點總有兩三里遠,更難的是他步履飄逸,舉重若輕,形緩實快,楊夢寰只看得心中驚奇不定,暗想:這人輕功之高,不只自己望塵莫及,就是師父和師叔也難望其項背,不禁看著那青衣人背影發起呆來。
再說慧真子登上峰頂,極目望去,只見東方品字形突立著三座高峰,正中一峰有一條銀線下垂,晚霞照射裡,閃閃生光。慧真子看了一陣,忽然醒悟到那倒垂銀線,可能是一道瀑布,就目力所及山勢形態,以那三峰最為雄奇,再看停身峰下幽谷,雖然婉蜒迴轉,但伸延去向,卻是對著那三座奇偉的山峰。
慧真子看清楚山勢,又用壁虎功游下峭壁。楊夢寰把剛才見到那青衣少年的事,說給慧真子聽,這位名馳武林的女俠,聽完話臉上變了顏色,凝神沉思,良久不語,因為楊夢寰描繪那青衣少年聽用身法,並非一般草上飛的功夫,似是一種極高的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