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專制社會,統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都可以用一個詞來描述,這個詞就是“家天下”,各種實用規則之所以能長期存在並自覺地被各階層的人遵守,其原因就是:在家天下的模式裡,實用規則是最實用的,可以說它就是為家天下量身定做的,只有遵守它,才能活得滋潤、活得瀟灑、活得欣欣向榮,否則就寸步難行、艱難倍嘗。
一、家天下:家的模式,天下的大小
家天下就是以天下為家,天子或者皇帝,就是這個龐大無匹的家庭的家長,這個體制在中國時間之長是罕見的,從夏朝開國算起,直到清朝滅亡,家天下至少存在了四千餘年了。
按中國的古老習慣,一個大家庭的家長,就是該家庭輩分最高、年齡也最大的人。家天下這個大家庭和普通百姓的大家庭一樣,天子或者皇上既然是家長,那在家裡就是輩分最高的人,也是年齡最大的人,所以稱之為“萬歲爺爺”。黎民百姓當然就是家中的子孫後輩了,簡稱為“子民”,而位於家長與百姓之間的官員,其輩分比百姓高,而比家長低,相當於百姓的父母,通常就被尊稱為父母官。按這個思路,稱百姓為“子民”不是很合適,稱“孫民”才符合輩分,但在漢語口語裡,“孫子”往往有侮辱人的意思,因此“子民”就被賦予了非常寬泛的意思,既表示他們是輩分很低的一群人,又含有親切親近的意思。
對於天下這個家,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有很多推論。推論之一是:天子或皇帝是家長,管理著天下眾多的子民,家長是輩分最尊的萬歲爺爺,眾子民相當於他的子女,受他管理指教,也受他呵護疼愛,而眾子民自然都是兄弟姐妹了,大家相親相愛地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裡,既為家庭出力勞動,也享受家庭的財富,接受家庭的保護。這是最溫馨最具人情味的推論,將這個大家庭完全按小家庭的模式來描述。
第五章 實用規則……個體的生存智慧(2)
與上面這個推論截然相反的,還有一種推論:朕是天下之主,普天之下都是我家的,土地、財產、人口,這些都是我家的財產。我老了、死了,這些財產就由我兒子繼承,兒子之後就由孫子繼承,別的人不能插手,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這個家庭的管理,當然是我說了算,別的人沒有發言權。
這兩種推論,按前者的說法,天下這個大家庭是公有的,是天下人的天下,人人有份,眾人都是這個家庭的主人,家長只不過是管理這個大家庭的長輩而已。而按後者的說法,天下是私有的,是天子或者皇帝的私產,所以由他管理,由他的子孫繼承。
兩種說法一公一私,大相徑庭,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將天下與家庭聯絡起來、等同起來。實際上,這種相同處與矛盾處,就是家天下的整個奧秘所在了。
家,不是說理的地方。在家裡,也有規矩,家長高興時也會說:按規矩辦事。但家中的規矩首先是長幼順序,大人們說話,不許小孩子插嘴。在家裡,也有父慈子愛、夫唱婦隨這一套講究,因為作為一個家,感情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紐帶,失去了感情因素,眾人恐怕早就鬧著要分家了。可是家裡也是講究暴力的,子女不學好,小孩子不聽話,長輩們怒起來,就可以打他們耳光、踢他們的屁股。
家裡的發言權,一般是掌控在家長手裡,可是家長高興時或者需要時,也允許其他成員發表見解,甚至允許小孩子哭哭啼啼地鬧一鬧,允許受了委屈的小媳婦發發牢騷,但小孩子的撒嬌、小媳婦的牢騷不能過分,否則惹惱了家長,家長要麼當面厲聲斥責,要麼背後給他們穿小鞋,甚至可以立刻用家法對他們進行懲罰。
家庭的管理,不像一個單位的管理那麼麻煩,這個制度那個原則的,家庭的管理是最標準的人治,夫妻之間有時也搞約法三章一類的名堂,但時間不久,兩口子可能都會將約法忘了,兩個人沒感情了,什麼約法也沒用,而兩個人的感情正濃,誰也不會真的用約法去限制對方。對於孩子的管理也是這樣,小孩子之間打架了,父母呵斥一聲,分開他們就是了,都是自己的骨肉,難道還能真的像法庭斷案那樣,給他們分出個是非曲直,至於背過父母,強壯的孩子欺負弱小的孩子,那也是常理,父母難以深究。
家裡,不是講理的地方,所以在家裡,很多事都說不清,沒有一個硬性的標準,似乎一切都是有彈性的,都是可以商量的。又似乎一切都是那麼死板,沒有半點空子可鑽。這就是家的神奇了。
要說自由,家是最自由的地方,想怎樣就怎樣,想躺就躺、想臥就臥,想蹺二郎腿就蹺二郎腿,不必顧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