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皇茄�省T謖庵盅沽χ�攏�頤怯惺幣蠶胱黽婦渚�酥�錚��滯錘腥鄙儐胂罅Α! �

我記得馮友蘭先生曾提出要修改自己的《中國哲學史》,以便迎合時尚和領袖,這是變狡猾的例子——羅素先生曾寫了一本《西方哲學史》,從未提出為別人做修改,所以馮先生比羅素狡猾——但是再滑也滑不過佞人。從學問的角度來看,馮先生已做了最大的犧牲,但上面也沒看在眼裡。佞人不做學問,你要什麼我編什麼,比之學人利索了很多——不說是天壤之別,起碼也有五十步與百步之分。二三十年前,一場紅海洋把文史哲經通通淹沒。要和林彪比滑頭,大夥都比不過,人文學科的危機實質上在那時就已發生了。

羅素先生修西方哲學史,指出很多偉大的學者都有狡猾的一面(比如說,萊布尼茲),我仔細回味了一下,也發現了一些事例,比如牛頓提出了三大定理之後,為什麼要說上帝是萬物運動的第一推動力?顯然也是朝上帝買個好。萬一他真的存在,死後見了面也好說話。按這種標準我國的聖賢滑頭的事例更多,處處在拍君王的馬屁,仔細蒐集可寫本《中國狡猾史》。中國古代的統治者都帶點花剌子模君王氣質。我國的文化傳統裡有“文死諫”之說,這就是說,中國常常就是花剌子模,這種傳統就是號召大家做敬業的信使,拿著屁股和腦殼往君王的刀子板子上撞。很顯然,只要不是悲觀厭世,誰也不喜歡犧牲自己的腦袋和屁股。所以這種號召也是出於滑頭分子之口,變著法說君王有理,這樣號召只會起反作用。對於我國的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只從誠實的一面理解是不夠的,還要從狡猾的一面來理解。扯到這裡,就該得出第二個結論:花剌子模的信使早晚要變得滑頭起來,這是因為人對自己的處境有適應能力。以我和李銀河為例,現在就再不研究同性戀問題了。

《王小波全集》 第一卷花剌子模信使問題(2)

實際上,不但是學者,所有的文化人都是信使,因為他們產出資訊,而且都不承認這些資訊是自己隨口編造的,以此和佞人有所區別。大家都說這些資訊另有所本,有人說是學術,有人說是藝術,還有人說自己傳播的是新聞。總之,面對公眾和領導時,大家都是信使,而且都要耍點滑頭:揀好聽的說或許不至於,起碼都在提防著自己不要講出難聽的來——假如混得不好,就該檢討一下自己的嘴是不是不夠甜。有關信使,我們就講這麼多。至於君主,我以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粗暴型的君主,聽到不順耳的訊息就拿信使喂老虎;另一種是溫柔型,到處做信使們的思想工作,使之自覺自願地只報來受歡迎的訊息。這樣他所管理的文化園地裡,就全是使人喜聞樂見的東西了。這後一種君主至今是我們懷念的物件。憑良心說,我覺得這種懷念有點肉麻,不過我也承認,忍受思想工作,即便是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也比喂老虎好過得多。

在得出第三個結論之前,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有句老話叫做“久居鮑魚之肆不聞其臭”,這就是說,人不知自己是不是身在花剌子模,因此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有點滑頭,更搞不清自己以為是學術、藝術的那些東西到底是真是假。不過,我知道假如一個人發現自己進了老虎籠子,那麼就可以斷言,他是個真正的信使。這就是第三個結論。餘生也晚,趕不上用這句話去安慰馬寅初先生,也趕不上去安慰火刑架上的布魯諾,不過這話留著總有它的用處。

現在我要得出最後一個結論,那就是說,假設有真的學術和藝術存在的話,在人變得滑頭時它會離人世遠去,等到過了那一陣子,人們又可以把它召喚回來——此種事件叫做“文藝復興”。我們現在就有召喚的衝動,但我很想打聽一下召喚什麼。如果是召喚古希臘,我就贊成,如果是召喚花剌子模,我就反對。我相信馬寅初這樣的人喜歡古希臘,假如他是個希臘公民,就會在城邦裡走動,到處告訴大家:現在人口太多,希望朋友們節制一下。要是滑頭分子,就喜歡花剌子模,在那裡他營造出了好訊息,更容易找到買主。恕我說得難聽,現在的人文知識分子在誠懇方面沒幾個能和馬老相比。所以他們召喚的東西是什麼,我連打聽都不敢打聽。

本篇最初發表於1995年第3期《讀書》雜誌。

《王小波全集》 第一卷積極的結論(1)

我小的時候,有一段很特別的時期。有一天,我父親對我姥姥說,一畝地裡能打三十萬斤糧食,而我的姥姥,一位農村來的老實老太太,跳著小腳叫了起來:“殺了俺俺也不信!”她還算了一本細賬,說一畝地上堆三十萬斤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