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為輕輕一笑:“待得三位道兄,最後推衍的道法盛行於世,說不定幾位道兄還能再進一步,到時候所謂彼岸超脫說不定只是翻掌爾!”
三人聞言哈哈一笑,沒有在意卻也沒有不在意,對於這道法的推衍倒是也都多用了幾分心。
大乾玉京城之中,經過了上次劫數的統一降下無數人家中,不少侯爺王爵也隕落其中,不過也有異軍突起成就武聖鬼仙的人存在,一時間權貴之中大換血不說,悲喜交加更是難以言續。
不過這一切對於武溫候府來說就好似霧裡繁花,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如果不是當時第一次劫數也有雷光閃耀進侯府,恐怕大家都不知道原來那侯府之中也還有一個隱藏著的武聖存在。
不過有小道訊息傳聞那人雖然勉強渡過了劫數,也還在修養之中,更沒有實力大進的徵兆,倒是讓心中有些鬼域心思者,不知轉了多少的想法可能。
不過現在武溫候府是趙夫人當家再有什麼詭計陰謀也是往那個靶子上射,沒什麼人會關注一個沒有繼承權也不受人待見的庶子,於是洪易得到了少有的空閒時間。
下人依舊按照洪雪嬌的吩咐給予他藥膳,至於其他時候甚至沒有人會踏進這冷清的院子一步。
幾天來洪易苦讀道理,從諸子的學說裡吸取養分,甚至身懷無上法決‘彌陀經’也沒有檢視,每天除了修煉武道,就是看書練字終於到了今天,將自己的心思和心境調整到了最佳的狀態,這才緩緩的燃起一根檀香坐在書桌上翻看起了,那本絲綢一般順滑的經文。
經文鋪在桌子上,四四方方,三尺長寬,宛如一副大的字畫,上面的字跡非常之小,蠅頭小楷,不過也非常清晰,如刀刻印的一般,沒有一點模糊之處。
而且字型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力量,讓人看了之後,有一種這些小字會活動飛起來的感覺。字已經有靈性了。
洪易看在眼中不由一聲驚呼:“好書法!”
他自襯書法已經到了登堂入室的程度,因為考科舉也要看卷面的,書法寫得好亦是加分的專案,他以前那般環境自然是有可能加分的地方全都有下苦功夫,可是看到了這經文上的文字就感覺自己的文字根本不入流一般。
經文最中心是一尊大佛,佛像雙眼似閉似合,透露出一股萬物滋養,世界與其合一的意境,盤膝,雙手結印,神態安詳,卻不像別的寺廟裡面佛像的威嚴,透漏出來的是一種親切,熟悉的氣息。
甚至洪易有種感覺,這尊佛像就是世界,萬物在其上生長隕滅,然後推進他的成長,而佛又以他的力量協助著萬物的生長自然。
‘這才是真正的佛像啊,自然平和,還有一種融入萬物的意境,世界為我造化天地,怎麼感覺佛家也有類似那天聲音所言的天人相諧的大道?’洪易不自覺的疑惑感嘆。
卻不知自己手上這一份彌陀經早就被篡改了,為的就是讓洪易這位未來的紀元之子,走向予天地有益的方向。
洪易嘆著經文上佛像的不凡脫俗,畢竟佛家宣揚人人成佛,而這佛像就有著這樣的意境,成佛者造化世界為後來者創造更好的環境,成佛將不是一種夢想而是人們生活在其中經歷的一個階段。
讓人從心底就煥發出一股道心佛性,可惜,能畫出這樣佛像的人,五百年都不能出一個,單論畫畫,都是畫中的聖者。
不說這卷‘彌陀經’是不是無上正經,洪易第一眼看見,就是無上畫道。
隨後洪易平定了心神開始閱讀經文,開篇便是:“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經書是親自聽見佛說法而記載下來的?”洪易疑惑道。原來佛教典籍,用如是我聞開頭的,都是真正聽見上古時代佛說法而留下來的。
這四個字,是外道典籍和正經的區別。
按照道理,如果是修行的法門,不會出現這個四個字,因為佛根本不傳修行的法門,只叫人明心見性。有點類似上古聖賢只教導讀書人養正氣一樣。是個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如何明心見性,如何養正氣,都是自己摸索。各有各的成就和道理。
無論是佛,還是上古聖賢,都只是指了一條明確的道路和方向,至於具體怎麼行走,恐怕那些聖賢都不知道,要靠後來人的逐漸摸索。
無論是武道,還是神魂修煉的仙道,都是大禪寺千百年吸納各種教派精華而提煉出來的。
洪易自然不會在意這個,又繼續看了下去:
‘神魂存想於天庭,天庭者,眾神之所歸,眾佛之靈臺。觀想天星之氣貫頂而入,寸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