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
外間有人仙鎮壓,內間是李神光大學士等級的才氣,配合著百聖之力巡視考場。
哪怕這一次一萬多名的舉人考生,其中夾雜著不知道多少深沉的世家子弟,乃至於道行高深的修行中人,龍蛇混雜,也不敢稍動妄念。
畢竟雖然此回科舉行事複雜,歷朝歷代都罕有,可是天地變換也是從前未有之事,尤其是才氣出現之後,科舉更是不止是朝廷選擇人才這麼簡單,更是人道在擇取精英。
就算再如何自信,或者自持道術高強也不敢肆意妄為,要知曉那貢院中的百聖之相本就是自兩千年之前豎立,其間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其中有蘊含著無數讀書人加持著的至陽至剛,至正至大的念頭,代表的就是‘正道’!
這等意理配合考官巡視考場,任何鬼域都無法行動,哪怕是聖人世家子弟,也只有低頭老老實實的考試破題。
要曉得這回科考的人物之中,來自聖人世家的並不在少數,文壇名望深重的更是不少,如果不是李神光藉著才氣,威望再上一個檔次,恐怕這次考試還真是壓制不住這些人,畢竟真按聖道來算,聖人子弟可都是輩分遠在他們之上的人物。
對於這些人物,作為主考如果不能鎮壓的話,那可是真正坐立不安,畢竟名望在此,尋常科考是主考掌握士子命運的話,那面對這些名望在外的人物,主考官稍有錯漏恐怕就要名聲毀於一旦了。
所以見得科考開始,一直壓抑著情緒的諸位穿著紫衣綬帶的副考都不由的交頭接耳起來,藉此來紓解一下巨大的壓力。
這等舉動就連坐在上首,一言不發的李神光也視作未見,畢竟這等壓力他也能感受。
尤其是謝文淵這等大宗師也參與了考試之後,他就明白這次科舉一旦取士有了問題,恐怕名留青史的就是個笑話了!
不過到底是才氣在胸,丹青在心的人物,面色沉著,心境平和。
百聖塑像正在他們考官房屋的正對面,李神光眼中精芒一閃突然站起身來。
所有的官員都停下了交談,看著這位一直以剛直著稱,文風高潔的主考官,不知道他又想做什麼。
“諸位同僚,也多少是身懷才氣之人,百聖在前,不如以才氣看一看,品一品眾位考生的文章精神如何?”
李神光以才氣溝通百聖正道意念,巡迴考場,神魂不能出,雜念盡皆泯滅,一時間眾位舉人都陷入了沉思的考試狀態,他也放鬆了出來,於是就有意帶著其餘的官員來看一看這千古少有的文氣盛況!
畢竟這一次參與科考的人物之中嗎,不乏文壇高人,甚至於還有謝文淵。洪易這等領袖級別的人物,對於官員而已也是一次極好的增長見識的機會。
在場的官員雖然都是混跡官場的,可是誰不是讀了一肚子的聖賢書?對於聖道自然也有自己的認識和敬畏,尤其是麒麟現身之後,他們對於此回的科舉也是心有慼慼,自然皆是點頭,哪怕是那些沒有才氣在身的,也自有手段遮蔽雜念,運神於目,查風望氣,對於這次科舉究竟會有怎樣動人的文章出世亦是有好奇之心。
高明的讀書人觀一葉落而知秋,觀人的氣象,能推斷生死成敗。大千世界之規律,都存於胸中。
這時候這些官員都多少掌握了這種手段,一行人跟著李神光出了門房,遮蔽了雜念抬眼望去,只見一片文華沖天而起,柔而不化,剛且不利,與大日爭輝,善萬物調理!
。。。。。。。。。。。。。。。
洪易跟著領路的官吏進入自己所在的小房間,抬眼看去每人都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左右有軍士持刀守護以防意外,要知道一旦科考開始整個貢院乃至長街都要被封鎖,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三天之中都不能出去。
哪怕是死人了,也要等科考完畢才能出去!
打量了一番房間,小小一棟,通風孔和光照都在極高的地方,桌椅書紙皆有,最後還有一個排便的馬桶,一個可以臥躺的床鋪供人休息。
內中更是有一股草木的香氣,這種特製的薰香殺蟲除菌,驅除臭味,使人耳目一清,洪易點點頭,知曉這一次大乾朝廷是下了大力氣了。
洪易走到了桌邊把手上經過檢查過後的筆墨硯臺放好,自己拉開座椅坐了下去,一邊準備閉目凝神,一邊放水到硯臺開始磨墨,藉著手上的動作緩緩撫平心中的雜念。
不知什麼時候一份卷宗就放在了洪易的案上,洪易也沒有在意何時有人進入了自己的房間,畢竟百聖在上無人可以對科考之人動任何歪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