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帝對死後埋葬和祭祀均看得很淡,這與蒙古族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關係,蒙古人死後不修建陵墓,屍骨埋入草原,以便肥沃草原,他們認為這樣迴歸大地是最好的葬禮,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是如此。據《多桑蒙古史》記載:“當時成吉思汗埋葬後,葬地便廣種樹木;以後樹木叢生,成為密林,不復辨墓處何林木之下。”後來元朝歷代十幾個皇帝死後均是如此。據明清時期的葉子剞在《草木子》一書記載,元朝的皇帝死後,不用棺槨,也無殉葬器,一律葬於漠北的一個叫起輦臺的地方,只用“枕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似人體形狀大小合為棺,置體其中。”再加髹漆,以黃金為圈,三圈固定,內無金銀器皿,深埋於草原之下,埋葬時派一支軍隊封鎖該地區,等來年荒草遍野之時,才解除封鎖,以後也從不來祭祀。蒙古人不重視清明節,他們入關後也不準漢人在清明節祭祀,以免漢人借清明節的祭祀活動從事反蒙古人的統治,因此到了元代,清明節人們便不敢再祭祀祖先了。
而清明節恢復掃墓祭祀祖先的習俗,卻與當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父母有關。相傳朱元璋幼時家貧,他的父親叫陳世珍,母親叫陳氏,是安徽鳳陽人,1344年,當地鬧瘟疫,他64歲的父親和59歲的母親先後在一次瘟疫中死去,朱元璋家因為貧窮,無法買棺材,他和哥哥只得抬著父母的屍體到山上去埋葬,突然遇到了暴雨雷電,只得跑到村裡避雨,等第二天他們回來埋葬父母之時,發現他父母的屍體已經被土堆了起來,於是他們就在那裡草草埋葬了父母,朱元璋便到皇覺寺當了和尚。後來朱元璋參加了元末的農民起義軍,東征西討打下了江山,當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遺骨卻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原來,當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許多墳塋,朱元璋沒辦法辨認出哪座墳墓是自己父母的,於是經常悶悶不樂。有個他家鄉來的太監猜到了皇帝的心思,於是獻了一條妙計。朱元璋聽後大喜,下令清明節這天,老百姓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掃墓,否則殺頭抄斬。暗地裡他卻偷偷地派侍衛去窺探,發現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墳荒草茂盛,無人掃墓,於是朱元璋便知道那座墳墓便是自己父母的了,他暗中派人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了卻了一樁心願。
朱佑樘自然不知道這清明節掃墓的來歷,但大概他是遵循古訓來祭祀祖先,卻不知道彌勒教的人也暗中等這一刻,伺候好刺殺他,正巧被楊聰等人救了。魯長老嘆道:“咱們上次救了朱驥夫婦,得罪了彌勒教的人,今晚又救了朱佑樘這狗皇帝,壞了這彌勒教的好事,看來他們不會善罷甘休了,咱們可不得不防啊!”眾人聽了均稱是,楊聰聽了心裡卻感到沉重了起來,心想:這下真是跳下黃河也洗不清了,這彌勒教的人一定認為我勾結朝廷來對付他們,看來自己與彌勒教免不了要兵刃相見。他原來還指望能透過夏敏來解釋清楚這場誤會,卻沒想到陰差陽錯救了朱驥夫婦和朱佑樘,這誤會卻是越來越大。眾人忙了一夜,便也各自去休息了。第二天,楊聰派丐幫弟子去打探訊息,才知道朱佑樘等人已經離開了南京城,想來他昨晚被彌勒教的人刺殺,已經嚇破了膽子。眾人在南京城裡停留了幾日,想打聽一下彌勒教的訊息,卻也是毫無結果,正當眾人商量著下一步行動時,楊聰突然接到吳長老的飛鴿傳書,楊聰開啟一看,卻只是廖廖的幾個字:“西南分舵有變,速歸總舵”,楊聰等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第二天便離開了南京城,從旱路騎馬出發,向丐幫總舵進發。
第三百一十一章 嵩山盟約(一)
第二十八回嵩山共計定盟約眾志成城剿邪魔
楊聰等人日夜兼程,騎馬行了兩日兩夜,才到了山東境內。丐幫的總舵原來設在大明湖旁邊,後來移到了千佛山附近,眾人趕回丐幫總舵時,吳長老已經離開總舵啟程了兩日,向四川的西南分舵出發,卻留下了一封信。楊聰連忙拆開信一看,只見吳長老在信中寫道:“近聞西南分舵陳大年來報,西南分舵附近常有可疑之人出沒,多名弟子神秘失蹤,各處產業多次遭人破壞,而且近年存入西蜀錢莊的銀子遭官府查封,損失慘重,我幫在西南的各處產業面臨困境,屬下親自到西南處理此事,請幫主在總舵靜候屬下佳音;又聞西北、北方、南方等分舵來報,近來彌勒教的人活動頻繁,華山、恆山、崆峒、崑崙等各門派均有人遭他們的毒手,本幫各處分舵也發現數十名弟子神秘失蹤,請幫主密切留意彌勒教的活動。”楊聰看完信嘆了一口氣,知道彌勒教可能開始向丐幫實施報復了,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彌勒教的人神出鬼沒,連朝廷也摸不清楚他們的底細和行蹤,眼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