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我北胡豈不成了你大齊的屬國,竟敢大放厥詞,你就不怕本王殺了你嗎?”說著,猛然站起來抽出腰刀,冷厲的刀鋒架在劉盛脖子上。
劉盛卻不懼怕:“只大王捨得您座下的北胡百姓,下官一死何足惜。”
賀魯緩緩收回彎刀:“有些膽識,你們大齊的太子殿下不是正在雁門嗎,你回去跟他說。要和談,讓你們太子來跟本王談,你一個小小的安撫使,本王信不過。”
這……劉盛有些為難。
賀魯道:“莫非你們太子貪生怕死,不敢前來。”
劉盛:“太子殿下乃我大齊儲君,怎會貪生怕死,莫轉頭回了雁門,把事情經過跟慕容湛一一回稟過。”
蘇全忙道:“殿下,北胡大王狼子野心,不得不防,殿下乃國之儲君,怎可輕涉險地。”
慕容湛笑了兩聲:“敗軍之將怕他何來,都說北胡大王乃世之梟雄,本宮就會一會這個草原上的梟雄。”
雙方訂閱三月初三在陰山腳下會盟,王大郎跟著慕容湛去的,大軍未動,只帶了自己手下挑出來的一百兵士,跟劉盛一左一右跟著慕容湛。
和談很成功,劉盛那些話說出來,其實賀魯就答應了,北胡如今元氣大傷,百姓再經不得戰禍,和談彷彿是唯一的途徑,稱臣就稱臣,只要北胡百姓能吃飽穿暖,自己這個北胡大王不當也罷。
更何況,大齊並未乘勝追擊,滅了北胡,而是選擇和談,並且,給予北胡絕對優厚的條件,也沒有理由不答應。
雙方簽署盟書,定下三月後,賀魯進京朝見陛下,正事談完了,賀魯看向慕容湛旁邊的王大郎道:“你是王大郎吧。”
王大郎微微躬身:“末將正是。”
賀魯:“你斬我北胡左賢王首級,又迫使本王夜奔百里,狼狽不堪,雁門城內,本王更是險些喪命你手,可這些卻不是你王大郎的本事,本王問你,可敢跟本王痛痛快快的比試一場嗎?”
王大郎的目光落在他的傷腿上搖搖頭:“你現在受傷了,跟俺比試的話吃虧,三個月後,你不是去京城呢嗎,到時俺等著你。”
賀魯一愣,繼而哈哈笑道:“果真是條漢子,好,三月後咱們京城見。”
會盟異常順利,因會盟在陰山腳下,史稱陰山之盟。從此開放邊貿商人們瞅準商機,前赴後繼趕來雁門城,短短數年,雁門城就從荒涼的險關,變得繁華之城,北胡跟大齊從此戰之後相安百年之久。
此是後話暫且不言,且說碧青,陰山之蒙後,大軍便該班師回朝了,碧青是先一步走的,二郎寫了信來,說婆婆跟她爹孃,想孩子想的不行,讓她快些家去,碧青只能抱著養的胖嘟嘟的兒子先上路了,有陸明鈞父子跟著,也不怕有什麼事兒。
只不過大郎很捨不得,捨不得兒子還好說,主要是捨不得小媳婦兒,赫連威重傷臥床,軍營裡的事都交給了趙勇,大郎這個先鋒軍的校尉,也跟著忙了起來,別說乾點兒啥事了,就是回小院看小媳婦兒一眼都不容易。
這會兒小媳婦兒還走了,大郎心裡能捨得嗎,可捨不得也沒法兒,小媳婦兒能陪著自己在雁門待這麼好幾個月,已經不易了。
雁門畢竟不是武陵源,為了媳婦兒兒子,還是早些回去的好,等大軍回朝,自己交接了手裡的事,就解甲歸田,這是他答應了小媳婦兒的,他不想小媳婦兒再跟著自己擔驚受怕,這一次能母子平安是運氣,他不想有下一次。如今北境已平,國無戰事,自己也該回家陪媳婦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