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就是了,咱兩說話有什麼是不能說的不成。”
夢容看著自家孃親的一番舉動,按下心裡的心思不去多想,無論怎麼樣,夢容堅信自家義父義母不會出賣自己的,所以也就放心了不少。
心中暗想,就算有什麼奇怪之處,想必是他們好奇罷了,於是就喝了幾口茶水,然後又開始說著自己對戰爭的體會。
“戰爭是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與暴力手段。”夢容總結道,然後又低頭沉思了一會,然後繼續分析。
“戰爭的定義是當事者之間因為某一件或者幾件事情,使得矛盾爭端到了到達白熱化,然後雙方都採取的粗暴的毀滅行動。
恩,女兒以為也可以這樣理解,戰爭是一種不能透過其它手段解決問題的另類解決方式。
戰爭是政治所屬之間、國家之間、利益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
但是它也是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種手段,它的爭鬥結果,直接就反應在其後的利益分割上,輸贏雙方自然也就得到相應的分割利益。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戰爭通常也是解決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分配矛盾的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辦法。
所以女兒認為戰爭是使用暴力手段,對現在已有秩序的破壞與維護、崩潰與重建。
縱觀大秦古今所有的戰爭,至少目前是莫有戰爭能出其右者,人類出現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征戰。
但是說到戰爭的根本原因,這就要看它所存在的雙方是一種什麼文明。
如果是上古文明的話,那麼它存在於部落,如果是奴隸制度下的話,那麼它的鬥爭根源階級利益的分配不平衡,既有貴族之間的不平衡,也有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分配不平衡。
但要是現在的話,女兒竊以為可以把現在的國家制度,定義為奴隸到封建的過渡時期,所以它的戰爭多是國家、民族及政治集團之間的對抗性經濟、文化、政治、外交、資源等等利益衝突之中。
因為一切戰爭爆發的最直接的、最具體的原因,都是由這些而派生的,這麼說吧,國家是由一個個的對於某種文化習俗,有認同的人的集合,而不是一個集合的,那自然是會起爭端的。
恩,說到這裡,女兒也說道說道,以前和朋友討論的東西吧,有朋友把戰爭看作是高深莫測的神物,認為戰爭的發生、結束都是天或神的旨意。
這多常見於奴隸國家,或者曾經長期處於奴隸主的階層的人管理的國家會有這種觀念,這女兒就不在做描述了,現在有些腦袋不通透的皇帝不是也這麼幹著的嘛,雖然是求個吉利,但是實際是什麼還真不好說。
女兒以為這是對於人心的愚弄吧,或許實施者本人都沒有意料到,但是這種酬神的舉動,本身就帶有很重的愚民效果,連皇室、貴族都信奉的神明,平凡老百信怎麼會不信。
但如果說戰爭從古至今就有,女兒卻也是不敢苟同的,至於為何,傳承了數千年的家族收藏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記錄的吧,至少會看到很多奇怪的圖畫吧,更有甚者也會有些許符號吧。
雖然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些意思,但是有一點女兒肯定,那就是文字的進化史很大的可能就是一部戰爭史,上古祖宗們和野獸打交道,自然是要戰勝對方才能存活的,所以那時候的戰爭是為了生存
然後除開上古到達中古,就是奴隸時期,那些諸侯王大多割據一方,要是作為中心的皇族所屬強盛的話,那麼便是四方來潮,要是不強的話,那麼便是隻是名義上的聽命了。
所以各個諸侯王之間更是頻發戰爭,有的諸侯王打仗甚至不找理由了,就是單純想要佔領土地、奴隸那個時候為了利益權利而戰,是為了諸侯王的個人私利。
而現在,各國制衡,彼此小戰爭不斷,大戰爭卻是很少的,因為各個國家的國王都知道,現在各國實力均衡,只要一直保持著這種均衡,那麼自己的國家便可以安枕無憂。
但是隨著子孫後代的繁衍,各個國家的學術各有發展,各有不同,又有各個流派輪流掌權,也就進一步的加深了民眾的苦難,因為不同思想的碰撞自然是要解決的,而其又是不可調和的。
那麼落到實際,走到最後,發展成為國與國之間的爭霸戰爭只是時間問題,孃親應該也是有所察覺的吧,各國皇帝年老昏聵。
而大秦的皇帝卻正當壯年,又算是個想有作為的皇帝,那麼還有真麼比征服各國更讓後人銘記的吶,所以女兒以為項秀對於六國,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