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喬福看李小山最年輕,又一副老實模樣,見他得了把弓箭便在一旁竊喜,覺得有趣,又見眾人情緒都很低落,便對李小山道:“小夥子,射一箭讓我們瞧瞧!”

雲津一聽喬福想看小山射箭,也攛掇李小山表演。李小山雖然不好意思,但他人最實在,見眾人都要他射箭,便答應了。眾人都很高興,氣氛也活躍起來。

雲津在二十仗外一棵樹上刮下巴掌大一塊樹皮,露出一塊白色樹幹算是靶心。海邊海風很大,樹枝搖擺不停。眾人見海風不小,雲津又把箭靶立那麼遠,太為難李小山,都紛紛數落起他來。連周全壽也覺得不太妥。雲津卻笑而不語,只是示意李小山射箭。

李小山站定,試著拉了幾下弓,又捋了捋弓弦,從箭袋裡抽了支箭搭在弓上,拉開弓瞄了一會兒,嗖的一聲把箭射了出去。只見那箭從靶心右側兩尺處掠過,卻連樹皮都沒擦到。眾人唏噓不已,覺得在這樣風勢下二十仗實在太遠。喬福建議李小山往前走幾步,但李小山卻沒動,也沒有失落神情,只是靜靜地抽出了第二支箭。

雲津知道,李小山第一支箭是用來感受弓和箭,還有目標的真實距離,同時還用來觀測風速。李小山教過雲津,每一支弓在方向、力道上都不盡相同,弓手只有瞭解手中的弓,人與弓合為一體,才能做到百發百中。明軍最重火器,對弓箭要求並不很高,而且軍中羽箭用量較大,所以做工也都不是十分精良,李小山在軍營裡練習用的都是粗製的羽箭,很難飛得直,饒是如此,李小山幾乎仍是箭無虛發。而今日用的箭是韃子的箭,每支都做得又直又長,在李小山手裡,更是如虎添翼,雲津相信,這點兒風決不會難倒李小山。

李小山第二支箭射出,咚的一聲,釘在了白色樹幹上,正中靶心。眾人齊聲喝采。接著第三支箭射出,又中靶心,正貼著第二支箭。然後是第四支,第五支。。。。。。十支箭射完,那樹上露出樹幹的地方便釘著九支箭,上下左右各兩支,中間一支,形成一個十字。

“好箭法!”周全壽忍不住讚道。其他人也早已目瞪口呆,驚歎不已。

眾人圍著李小山不住的稱讚,議論不止,把李小山說的臉通紅。雲津卻不覺得吃驚,只是笑著收回了羽箭。

接下來眾人有話有笑,很快便過了兩個時辰。眼看午時都過了,卻仍不見船有動靜。正當眾人猶豫要不要繼續等,方力祥和一個士兵騎馬正拼命往這邊跑來。雲津一見還以為他們是找到了船隻,前來報信,但看二人慌張神色,倒更像是遇到了麻煩事。

方力祥飛馬跑到周全壽跟前,慌道:“前面有韃子!”

眾人一聽,也慌了起來。周全壽忙問道:“在哪裡?”

另一個士兵趕到,拉住了馬,雲津知道他叫黃慶生。只聽他說道:“就在前面不遠,離這兒不到十里路。”

周全壽道:“吳勇利呢?他怎麼沒回來?”

方力祥道:“我們被韃子發現,吳大哥為了引開韃子,往北去了。”

周全壽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黃慶生道:“少說也有五十個。”

方力祥也點頭,又道:“對了,那些韃子像是在燒船。”

“燒船?”雲津道:“難道他們知道我們在找船?”雲津心中隱隱不安。

周全壽又問道:“韃子往這邊來了嗎?”

黃慶生搖了搖頭道:“還不清楚。王二貴還在後面盯著,要是有動靜他會來報信。倒是這群韃子,好像有點兒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雲津問。

黃慶生道:“我也說不上來,以前見的韃子吧,總是聚到一起,見到有人就直接衝殺過來。可今天這群韃子卻是人馬分散,而且他們發現了我們後,並沒有直接衝我們殺過來,而是派了幾個人繞路堵我們後路。我們怕他們跟上來發現這裡,也不敢跑,老吳就衝了上去,引著幾個韃子往東北去了。我們這才悄悄地回來。”

周全壽轉頭問方力祥道:“你說他們在燒船,前面有船嗎?”

方力祥道:“也不是大船,就看見幾個韃子拖條小漁船,然後放火燒了。”

雲津道:“他們肯定知道我們要走海路,所以才把海邊的船全燒了,不讓我們下水。”

周全壽點頭道:“嗯!這些韃子定是從河口一路搜過來,沿途的船隻怕都燒了。”周全壽望向海上,又道:“也許就剩這麼一條!”

黃慶生道:“這條船咱們又上不去,韃子可是說話過來,不如先退吧!”

方力祥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