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當他禱告完畢,大雨傾盆而下,解除了旱災2。商湯是大有權勢的重要人物,但他願意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過,並相信百姓的過錯可以算在他身上。由於愛百姓的緣故,他願意為他們的罪過犧牲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亞薛(Ussher)的世界記年表;在大約同一時期,大概在紀元前1715年,遠在中東以色列的約瑟拯救中東免於七年的旱災。而且聖經上記載約瑟亦是在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之下救以色列民免於旱災,中以兩位先賢的事蹟有異曲同工之妙,委實耐人尋味。(創世記41:15…32,54…57)

磐石建壇

在湯的時候開始用石頭,而不是用土來建築獻祭的壇。有趣的是,中國和以色列一開始築壇用的都是土,但後來均用石頭築壇。

替天行道

成湯率眾###夏桀,說:不是我這小子敢舉兵作亂,我實在是畏懼上帝的怒氣,不敢違抗他的旨意啊!

逆天者亡

武乙雖在位只有四年,卻是商朝最殘暴的統治者之一。在中國最早期史的一千多年,沒有任何記錄表明中國人先祖有造過任何偶像,這與猶太教,基督教一樣,但是武乙王可算是“始作俑者” ,只不過他不是真拜他親手做偶像,而且下場悲哀。根據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記載,武乙用木頭造偶像,並命名那木頭為上帝。然後他使人代表偶像,跟它玩擲骰子。當對方擲輸了,武乙便奚落諷刺那上帝的像。武乙又用盛滿血的皮袋掛在那上帝像的頸上,用箭射破皮袋,以至血流四濺。武乙命這玩戲謔射天。 (原文: “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戮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 )武乙在位的第四年被雷電擊中死於打獵的半途中,百姓都認定這是武乙凌辱上帝的報應。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武乙可算是僅有的一個妄敢為上帝做像的人。

4 。周禮

夏亡商繼,商的君主曾是有智慧和仁慈的統治者,敬天畏民。但在末期,他們卻變得殘酷腐敗。根據書經所載,上天派周的領袖去代替惡商,建立周朝。周朝始於公元前1111年,自文王攻佔商開始,直至公元前22條1年。根據文獻,周人似乎更願意稱帝為天,當然周人的天就是夏商朝的上帝。上帝跟天是同一位神,只是用兩個不同的稱謂而已。周人相信朝代的更替乃是出於天命。這天命論的延續也成了歷代皇朝更替的基本要道。天命論指出上天會派選人才去統治國家,有智慧,公義,和敬畏上帝。中國歷史上君王的興亡似乎都離不開他們是否得天理或違天道(天命)的概念,我們祖先似乎是用天命來定國君,具有濃重的宗教色彩。

周朝武王發兵###商紂之前,曾兩次祈禱上帝,一舉成功進入都城時,百姓們夾道歡迎,武王只傳下一句話:上天賜福你們!

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時,不厭其煩地叮嚀:嗚呼!敬哉!上天不可欺瞞,君臣不得放肆。嗚呼!跪拜磕頭了,大夫們!

周的統治者開始傳遞自為“天子”的概念,意思是上帝的兒子,並認為只有天子才配拜上帝,百姓沒有資格去拜上帝。自此,每年只有君王才能拜上帝。而拜祭的時間定規在冬至及一些特別的時令。現今多數學者相信周王使用這政策來鞏自身的政權。

5。東周時代的敗壞(紀元前770 … 256年)

周朝國都遷到洛陽後開始稱東周,這是周室逐漸式微,諸侯群起稱霸的時期,又稱春秋時代(紀元前770 … 476年)。隨後的戰國時代(紀元前475…221年)以秦始皇統一天下告終96。在東周之前中國的祭祀是一致的,並以皇家的祭祀為首要。但自東周以降,禮樂頹廢鬆弛,諸侯各行其事,許多以前不存在的新的祭拜方式相繼出籠97。 《禮記》特別指出“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意即從第九位君主夷王(紀元前894–879年)98開始逐漸“失禮”。孔子提及厲王(紀元前878–828年)和幽王(紀元前781–771年)也敗壞周禮,“我觀周道,幽、厲傷之。”99。之後幾百年,中國人逐步背離上帝以至完全忘卻,惟文獻可考。

老子的“夷希微”

德國哲學家黑格認為:老子所說“視之不見謂之夷,聽之不聞謂之希,摶之不得謂之微”中的“夷希微”即是“耶和華”的相似音,這個相似音在非洲,希臘也是指上帝。在研究對比了“道德經”後,黑格爾認為老子在“